天淡云閒候,秋光触眼新。
季鹰贵适志,王粲早伤神。
叠巘树开锦,垂厓水迸银。
浣花如属咏,兴寄曲江滨。
天淡云閒候,秋光触眼新。
季鹰贵适志,王粲早伤神。
叠巘树开锦,垂厓水迸银。
浣花如属咏,兴寄曲江滨。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天淡云閒候”,淡雅的天空与悠闲的云彩,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基调。接着,“秋光触眼新”一句,直接点明了秋天的特色,秋光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心灵,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季鹰贵适志,王粲早伤神”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季鹰,即晋代的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表达了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王粲,则是三国时期的文人,他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忧伤之情。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某种反思。
“叠巘树开锦,垂厓水迸银”描绘了山峦与树木的美丽景色,以及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色彩丰富,动态十足,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最后,“浣花如属咏,兴寄曲江滨”则将目光转向了文学与历史,提到唐代诗人杜甫在浣花溪畔的创作,以及白居易在曲江的游赏,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
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
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
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
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
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
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
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
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