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祈雨》
《观祈雨》全文
唐 / 李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
táng / yuē

sāngtiáoshēngyānxiāoguǎnyínglóngshuǐmiàoqián

zhūménchùkànyóukǒngchūnyīnyànguǎnxián

注释
桑条:形容枯萎的桑树。
无叶:没有叶子。
土生烟:尘土飞扬像烟雾。
箫管:竹制的吹奏乐器。
迎龙:迎接龙舟(可能指端午节习俗)。
水庙:供奉水神的庙宇。
朱门:豪门大户。
几处:多处。
看歌舞:欣赏歌舞。
犹恐:还怕。
春阴:春雨阴天。
咽管弦:使音乐声音变得低沉或中断。
翻译
树枝光秃无绿叶,唯有尘土随风扬,箫笛声中迎接龙舟于水庙之前。
富贵人家的府邸内,处处歌舞升平,却还担心春雨绵绵会令乐声哽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等待祈雨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农民对天气的渴望以及祈雨仪式的庄重氛围。

首句“桑条无叶土生烟”写出了初春时节,桑树尚未长出新叶,只有地面散发出淡淡的烟雾,这是因为冬去春来,气温回暖,土地开始解冻所致。这里不仅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也映射出农民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因为桑树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无叶而有土生烟预示着新生命的萌动。

“箫管迎龙水庙前”则转换了场景,描述了一种仪式活动。箫管即是古代用来祭祀和娱乐的一种乐器,而这里它们被用来迎接龙神,因为在古人心目中,龙是掌握云雨的神灵。在水庙前进行这种仪式,是为了祈求龙神降下甘霖。

“朱门几处看歌舞”一句,通过对朱红色的宫门前歌舞活动的描写,反映了祈雨仪式的盛大和庄重。朱门通常指的是官府或庙宇的大门,这里用来指代祈雨水庙的大门。而“几处看歌舞”则表明这样的场景不止一处发生,整体氛围热烈而隆重。

最后,“犹恐春阴咽管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阴雨的担忧,即便是在祈雨仪式中,也还是担心春季的阴霾会影响乐器的声音和节奏,进而影响祈雨活动的效果。“咽管弦”形象地描绘了乐声受阻的场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天气的敬畏之心,以及为了农业生产和民众福祉所进行的祈雨活动。

作者介绍
李约

李约
朝代:唐   字:在博

[唐]宗室,字在博,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李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唐书宗室世系表》、《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补遗》、《萧斋记》 
猜你喜欢

闷书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疏。

著脚左如旋磨蚁,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0)

初夏旅中·其五

每忆吾庐隐者居,天然景物足清娱。

树林阴翳莺求友,帘幕深沈燕引雏。

可钓可耕盘谷序,堪诗堪画辋川图。

何当归去北窗卧,能胜羲皇以上无。

(0)

次程南仲韵·其二

生意窗前草不除,翛翛苍玉自扶疏。

贫将入骨谁怜我,富欲掀天命属渠。

学圃频观种树传,杜门几似绝交书。

有时间有过从者,分席非樵即是渔。

(0)

再韵

牧竖横清笛,骑牛引犊归。

阴凝山髣髴,暝合树依稀。

风逼衣裘冷,天将雨雪霏。

倚阑遥睇处,接翅有鸦飞。

(0)

再用韵·其八

地僻人烟少,林深辙迹稀。

折蕉当巨扇,裁葛作单衣。

田绿秧初遍,梅红雨后肥。

茅檐喧闹处,紫燕引雏飞。

(0)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其三

迟日丽时秧刺水,午风暄处麦掀髯。

一村桃杏红如锦,旋数青铜傍酒帘。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