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闷书》
《闷书》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疏。

著脚左如旋磨蚁,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0)
注释
咄咄:形容连续不断地说话或叹息,此处表示烦闷时的倾诉。
怪底:疑惑,不解。
旋磨蚁:比喻行动迟缓或无目标。
曳裾:古代官僚贵族出行时随从牵拉衣角,此处指轻易进入权贵之家。
翻译
在烦闷时对着空白纸张发泄,奇怪的是近年来我做事总是心不在焉。
走路左摇右摆像旋转的蚂蚁,提升地位之艰难如同爬竿的鱼。
没有遇到贤能之人就不要抱怨,别轻易说能在权贵之家随意出入。
最终还是回归农田是最好的选择,带上蓑衣斗笠去耕田锄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闷书》。诗人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

"闷来咄咄向空书"一句,以一个充满情感的手势开始,"闷来"指的是心中的郁结或是烦恼,"咄咄"形容声音低沉而有力,"向空书"则是一种无处安放的焦虑和不安。

接着,"怪底年来每事疏"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一种不解和失望。"著脚左如旋磨蚁,进身难似上竿鱼"两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行动受阻、前行艰难的情景。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这里的"贤者"指的是品德高尚之人,而"侯门"则代指权贵之家。诗人认为,只有在不遇到真正有才华的人,或者是在那些空谈无用的场合下,人们才能找得到自己的立足点。

最后两句"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表达了诗人的田园理想。在这里,"毕竟"意味着最终的选择,而"归农"则是回到农业生活,即抛弃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纷争,回归到简单、纯朴的自然环境中去。"买将蓑笠去耕锄"具体描绘了诗人想要过上田园生活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登镇海楼

岭峤飞岑百尺楼,下窥寰际渺浮邱。

郁苍天地千年气,盘薄东南万壑秋。

城阙晚云低陇树,海溟烟浪溯江流。

霸图自昔多馀胜,一览还雄旧粤州。

(0)

登弘济寺观音阁

摩空佛阁郁崔巍,乘兴诸郎约不违。

瓜步片帆江似堑,蒋州千栅石为矶。

履曾西去无消息,马自南来有是非。

谁共谢公风浪里,祇堪沉醉笑安归。

(0)

次夕李文仲孙齐之姚伯道罗伯符王元方程子虚汪仲嘉马从甫黄思素吴大觉过集得逢字

草堂西曲白云重,尊酒宁知此夕逢。

何限归心思息鴳,敢于词客竞雕龙。

万家明月江城笛,千里惊飙涧寺钟。

宋玉未应摇落恨,剑光秋已照芙蓉。

(0)

除前一夕吴叔嘉黄白仲夏绳卿过集得杯字

逼除风雨岁偏催,寂寞蓬门为尔开。

梅萼似将春蚤到,椒花能与颂俱来。

江干日月冥鸿羽,海内宾朋浊酒杯。

岂是咸阳犹客舍,夜阑灯烛一徘徊。

(0)

送黄比部翰伯擢守广南

鼓吹临江发,王程去莫攀。

驿传丹凤诏,马度碧鸡山。

僰客争供税,碉门不用关。

中原开府地,飞旆几时还。

(0)

至日署中斋居简诸僚

官似太常斋未开,春从廷尉府初回。

曲中兰向梁园入,句里花吹庾岭来。

候气此时缇是室,书云何处玉为台。

伫闻三署传新咏,已让群公寡和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