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倾国嫁孙周,两朵芙蓉并蒂秋。
玉女阴符曾遍读,铜台安得锁春愁。
倾城倾国嫁孙周,两朵芙蓉并蒂秋。
玉女阴符曾遍读,铜台安得锁春愁。
这首诗《二乔图(其一)》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二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情感寄托。
首句“倾城倾国嫁孙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二乔的美貌,她们的嫁妆不仅吸引了孙权,也象征着她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接着,“两朵芙蓉并蒂秋”运用比喻,将二乔比作并蒂生长的秋日荷花,既美丽又紧密相连,暗示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与孙权的联姻关系。
“玉女阴符曾遍读”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仙女学习兵书的故事,暗指二乔不仅貌美,还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谋略。这里的“玉女”既是对二乔美貌的赞美,也是对其智慧的隐喻。最后,“铜台安得锁春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二乔命运的感慨。铜台在这里象征着权力与束缚,而“锁春愁”则意味着她们被命运所困,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二乔的外在美,更深入探讨了她们内在的智慧与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爰观绘事,以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瞭然如新。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泯。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君子图之,敬兮如神。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
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开。
上言二年隔烟水,下有数幅真琼瑰。
行吟坐读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
壁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
鹤龄鸿算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
自从黄寇扰中土,人心波荡犹未回。
道殷合眼拜九列,张浚掉舌升三台。
朝廷济济百揆序,宁将对面容奸回。
祸生有基妖有渐,翠华西幸蒙尘埃。
三川梗塞两河闭,大明宫殿生蒿莱。
懦夫早岁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千门万户扃锁密,良匠不肯雕散材。
君今得意尚如此,况我麋鹿悠悠哉。
荣衰贵贱目所睹,莫嫌头白黄金台。
《酬丘光庭》【唐·罗隐】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裴回?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开。上言二年隔烟水,下有数幅真琼瑰。行吟坐读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壁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鹤龄鸿算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自从黄寇扰中土,人心波荡犹未回。道殷合眼拜九列,张浚掉舌升三台。朝廷济济百揆序,宁将对面容奸回。祸生有基妖有渐,翠华西幸蒙尘埃。三川梗塞两河闭,大明宫殿生蒿莱。懦夫早岁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千门万户扃锁密,良匠不肯雕散材。君今得意尚如此,况我麋鹿悠悠哉。荣衰贵贱目所睹,莫嫌头白黄金台。
https://shici.929r.com/shici/xnDW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