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喜悦之情。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凤楼是皇宫中的高台或楼阁,这里用来指代观赏春色的佳所。"宫阙"通常指代城墙和城楼,此处形容其层叠重叠,显示出一副繁华壮丽的景象。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上苑"可能指的是皇家园囿或宫廷周围的绿地,这里的树木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活。"终南"通常指代终南山,霁后是指雨过天晴,此时的山峰清新脱俗。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描写了春日里花瓣纷飞的景象,无论走到哪里,都铺满了飘落的花瓣。"佳气"指的是美好的气息或氛围,这里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中的花香变得越发浓郁。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赞美。"休明"指的是太平盛世,即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霓裳"是一种华丽的服饰,这里用来比喻和平时期人们衣着整洁,生活富足。"蹑道踪"则形容人们行走在宽敞干净的大路上,无忧无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和平年代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画中人似玉,恒河影里,身世悟团沙。
旭阳山翠重,小阁天中,雨细又风斜。
三年一聚,有涯生幻作无涯。
深夜语、唐安入梦,佳节未还家。悲笳。
江程一路,画本三蛾,半萧萧战马。
谁念取芳田众绿,牛背争鸦。
故人汐社知无恙,盼书来旧苑宣华。
南望否,灯前醉落檐花。
红画双竿,花妆小队,弄影高于檐角。
故故欹危作势,将动还休,欲行先却。
乍轻躯半转,似黄叶、梢头吹落。
向苔阶堕地无声,妙手空空扶著。千状鱼龙竞作。
在古元君,列子一篇留谑。
请看金狮摇处,跳出青猿,舞成仙鹤。
是山经样子,信长股奇肱如昨。
战云边、画鼓春风,一笑今宵行乐。
冷烟社日,又梦里清明,雁归南楚。柳条细缕。
记燕山绣陌,纸鸢晴舞。巷口饧箫,送老临安夜雨。
醉春去,指一色酒家,红杏花处。城外知里许。
叹墓草萋萋,百年归路。翠蒿荐俎。
听啼鹃唤客,泪沾衣素。杏酪催人,那识家乡更苦。
暗延伫。闰花朝、锦城钟鼓。
亡国谈风雅。莽乾坤、风云破碎,飞龙战野。
天子无愁行乐耳,如此江山都舍。
谁救尔儿孤妇寡。
莺燕飘零烟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
谱一曲,泪如泻。小朝廷事堪悲咤。
算平分一行歌舞,两行戎马。
生死江南同醉梦,苦被桃花误也。
红泪向扇头偷洒。
中有美人才子恨,付乌丝、并作沧桑写。
侬是唤,奈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