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谈风雅。莽乾坤、风云破碎,飞龙战野。
天子无愁行乐耳,如此江山都舍。
谁救尔儿孤妇寡。
莺燕飘零烟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
谱一曲,泪如泻。小朝廷事堪悲咤。
算平分一行歌舞,两行戎马。
生死江南同醉梦,苦被桃花误也。
红泪向扇头偷洒。
中有美人才子恨,付乌丝、并作沧桑写。
侬是唤,奈何者。
亡国谈风雅。莽乾坤、风云破碎,飞龙战野。
天子无愁行乐耳,如此江山都舍。
谁救尔儿孤妇寡。
莺燕飘零烟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
谱一曲,泪如泻。小朝廷事堪悲咤。
算平分一行歌舞,两行戎马。
生死江南同醉梦,苦被桃花误也。
红泪向扇头偷洒。
中有美人才子恨,付乌丝、并作沧桑写。
侬是唤,奈何者。
这首词以亡国之痛为背景,通过描绘破碎的江山和流离失所的人民,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深深忧虑。"亡国谈风雅"一句,讽刺了在国破家亡之际,还有人谈论风花雪月的不合时宜。"天子无愁行乐耳"则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谁救尔儿孤妇寡"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的同情,"莺燕飘零烟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景象,以孤臣自比,寓言自己身处困境,只能在梅花下独自悲伤。
下半部分,词人转而描述小朝廷的悲哀,"算平分一行歌舞,两行戎马"揭示了政治的腐败和军事的动荡。"生死江南同醉梦,苦被桃花误也",借桃花寓意美好的事物却带来了悲剧,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怨。
"红泪向扇头偷洒"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的悲泣,"中有美人才子恨,付乌丝、并作沧桑写"则寄寓了才子佳人的命运多舛,以及历史的无情变迁。最后,词人以"侬是唤,奈何者"直抒胸臆,表达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清朝末年的深刻反思和哀叹。
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江梅殿岁华。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