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洞空苔藓,不见当时洞里人。
百尺岩花摇碧落,几条烟柳绝红尘。
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
细检断碑愁注目,贞元徒识守藩臣。
千年石洞空苔藓,不见当时洞里人。
百尺岩花摇碧落,几条烟柳绝红尘。
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
细检断碑愁注目,贞元徒识守藩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而古老的石洞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宁静美。首句“千年石洞空苔藓”,以“千年”二字开篇,强调了石洞的古老与时间的流逝,而“空苔藓”则暗示了洞内曾经有人居住,如今却只剩下岁月留下的痕迹,营造出一种空寂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不见当时洞里人”一句,直接点明了洞内人事已非,物是人非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随后,“百尺岩花摇碧落,几条烟柳绝红尘”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石洞周围的自然风光,岩花摇曳,碧落映照,烟柳轻拂,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已知世上还醒少,莫怪山中打睡频”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心浮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最后,“细检断碑愁注目,贞元徒识守藩臣”两句,则通过观察断碑上的文字,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更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石经洞》诗通过对石洞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