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倾澍雨,溪吼涨惊涛。
水鸟浮天阔,游鳞倚浪高。
顺流歌棹易,截苇溯舟劳。
无限观澜意,浮云与逝滔。
迅雷倾澍雨,溪吼涨惊涛。
水鸟浮天阔,游鳞倚浪高。
顺流歌棹易,截苇溯舟劳。
无限观澜意,浮云与逝滔。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暴涨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首句“迅雷倾澍雨”以迅疾的雷声和倾盆大雨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接着,“溪吼涨惊涛”一句,通过溪流的怒吼和汹涌的波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感,仿佛能听到水声震耳欲聋。
“水鸟浮天阔,游鳞倚浪高”两句,视角从地面转向空中与水中,水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鱼儿则在波浪之上悠然自得,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水鸟的自由与鱼儿的自在,也暗示了江水的广阔与深邃。
“顺流歌棹易,截苇溯舟劳”则通过行船的不同体验,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顺流而下时,歌声随风飘荡,显得轻松愉快;而逆流而上,穿越芦苇丛生的水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挑战性,也暗含了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需坚韧不拔。
最后,“无限观澜意,浮云与逝滔”将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观澜之意,即是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感慨,也是对生命流转、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浮云与逝滔,既是自然现象的象征,也是人生短暂与无常的隐喻。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蕴含着对宇宙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