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奠蘋藻,式罄虔襟。洁诚斯展,伫降灵歆。
- 翻译
- 恭敬地献上水草,以表最真诚的心意。
- 注释
- 敬奠:恭敬地献上作为祭品。
蘋藻:古代祭祀时用作祭品的水草,象征纯净。
式罄:正式而完全地表达。
虔襟:虔诚的心意。
洁诚:纯洁的诚意。
斯展:这样展示出来。
伫:等待。
降灵:神灵降临。
歆:欣然接受,喜欢。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诗人对郊庙祭祀之乐章的创作,是在武则天时期的一首迎神曲。从语言风格和用词来看,虽然作者不详,但可以推断这是朝中文人的手笔,具有较强的文学功底。
“敬奠蘋藻,式罄虔襟。”这里的“蘋藻”指的是香草,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供品,用来象征纯洁和高尚。诗人通过“敬奠”二字表达了对神灵的尊重与崇拜。而“式罄虔襟”中的“式”,是模仿的意思;“罄”,则是一种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用于装酒;“虔襟”指的是整理好衣襟,以示庄重。诗人通过这一句,描绘了祭礼进行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祭司们庄严肃穆的态度。
“洁诚斯展,伫降灵歆。”这里“洁诚”强调了祭祀时所需的纯洁和真诚,而“斯展”则意味着这样的心意在祭典中得以展现。“伫降”是指神灵降临的场景,“灵歆”则表达了一种敬畏与期待,仿佛神灵已经欣悦于人们的虔诚供奉。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祭礼的重视和宗教信仰中的虔诚态度。同时,诗中所用的语言优美,意境庄严,是研究唐代文学及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筑桥怨
桥之筑,人痛哭。桥之崩,人不行。
不行犹自可,痛哭悲杀我。
虬须环卫蟒服尊,谁其坐者鱼朝恩。
砖厂供砖石窝石,役夫一丁钱七百。
五州十县走登登,前后两年方告毕。
沙河桥,千岁牢。渴杀道上人,旱杀田中苗。
愿天不雨水勿高,马蹄踏踏桥土裂,中有役夫膏与血。
残莺歌
贱子歌残莺,莺歌声递续。
负此垂杨阴,明朝日月促。
宛转复迟回,莫是离人曲。
似恨上林枝,春啼犹未足。
玉堤几度听凄清,半是湘灵鼓瑟声。
朝桃花上音难写,暮雨台中梦不成。
幽谷东头乔木近,殷勤更奏商弦引。
征马踟蹰泪暗垂,芳心郁结愁难尽。
残莺复残莺,羁怀今夜生。
茫茫海角难求友,漠漠天涯谁有情。
须知不是乌衣比,空烦王谢堂中耳。
今人惟有名利亲,不爱清秋爱暮春。
老舌如簧君莫惜,堤防利口能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