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月光和萤火虫的光亮来营造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氛围。开篇“月坠西楼夜影空”一句,便设定了一种空旷幽深的夜晚场景。接着,“透帘穿幕达房栊”则展现了月光穿透窗户、帐幕,直抵室内的细腻画面。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这里的“流光”指的是萤火虫发出的光芒,而“为火不生榆柳中”则是说这些小小的光点并没有像火焰般的热量,它们仅仅出现在树木间,不燃烧任何东西。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萤火虫光亮的温和与无害。
“一一照通黄卷字”表达了月光或萤光照射下文字依然清晰可辨,“轻轻化出绿芜丛”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光线在植物间流动、渗透的美丽景致。
最后两句“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诗人通过询问何时才能感受到这样的凉爽,以及对夏日炎热到来的预告,传达了一种期待与对即将到来酷热的无奈。这里既表达了对清凉夜晚的珍惜,也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通过月光和萤火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夏夜之美的独特感受与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