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籍灰寒久,名山依旧藏。
漆痕微有字,芸草欲无香。
后死嗟犹及,斯文岂遽亡。
世方珍贝叶,掩卷一凄凉。
六籍灰寒久,名山依旧藏。
漆痕微有字,芸草欲无香。
后死嗟犹及,斯文岂遽亡。
世方珍贝叶,掩卷一凄凉。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二)蠹简》描绘了一幅古籍残破而文化传承不息的画面。"六籍灰寒久"暗示了古代典籍历经岁月沧桑,只剩下灰烬般的痕迹,但"名山依旧藏"则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即使书籍残破,仍被尊为宝藏。
"漆痕微有字"细致刻画了简书上的文字虽已模糊不清,但仍依稀可辨,"芸草欲无香"则以芸香草的香气消散,象征着时光流逝,书香不再。诗人感慨"后死嗟犹及,斯文岂遽亡",表达对文化流传的庆幸,尽管自己可能无法亲身经历,但文化的精神不会立即消失。
最后两句"世方珍贝叶,掩卷一凄凉"揭示了诗人对当下社会对古籍珍视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寂寥之情,因为尽管世人珍爱这些古简,但掩卷之时,诗人仍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苍凉感。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