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澄无底,秋深分外寒。
太虚元碧净,倒影动清湍。
浪雪翻空碎,天蓝落镜看。
光摇芦叶冷,声战蓼花乾。
画手雕心苦,诗脾觅句难。
人间那有许,我欲把渔竿。
江远澄无底,秋深分外寒。
太虚元碧净,倒影动清湍。
浪雪翻空碎,天蓝落镜看。
光摇芦叶冷,声战蓼花乾。
画手雕心苦,诗脾觅句难。
人间那有许,我欲把渔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江景图,意境深远,语言清新。
"江远澄无底"写出了江水的浩渺无边,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秋深分外寒"则捕捉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冷冽。"太虚元碧净"中的"太虚"指的是高远的空中,而"元碧净"形容云清气正,自然界的纯洁无瑕。
"倒影动清湍"表达了水面上的波纹与光影相互作用,显得既生动又澄明。"浪雪翻空碎"中的"浪雪"可能指的是江上飘浮的落叶或轻盈的云朵,给人以细腻的感觉。
"天蓝落镜看"则是将天空与水面相比,如同一面镜子一般清澈可鉴。"光摇芦叶冷"描绘了阳光透过芦苇,带来的寒意;"声战蓼花乾"中的"蓼花"指的是生长在湿地的蓼科植物,而"声战"则可能是风吹过蓼花的声音,给人一种秋天萧瑟的氛围。
"画手雕心苦"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切体会与内心的情感投入;"诗脾觅句难"则显示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用心和对语言的挑剔。
最后两句"人间那有许,我欲把渔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想要逃离尘嚣,去追求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渔竿"象征着隐逸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秋江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高远的意境,是一首抒情性质的山水田园诗。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
城都乱罢气萧飒,浣花草堂亦何有。
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黄昏始扣主人门,谁谓俄顷胶在漆。
万事尽付形骸外,百年未见欢娱毕。
神倾意豁真佳士,久客多忧今愈疾。
高视乾坤又可愁,一躯交态同悠悠。
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