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草春城怨子规,悲笳向晚戍楼吹。
年年燕子归金屋,泪落谁怜忆饼师。
碧草春城怨子规,悲笳向晚戍楼吹。
年年燕子归金屋,泪落谁怜忆饼师。
这首《春城词》由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通过对春城中景物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碧草春城怨子规”,以“碧草”和“春城”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而“怨子规”则在静谧的美景中注入了一丝哀愁,子规鸟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为全诗定下了哀婉的基调。
次句“悲笳向晚戍楼吹”,将视角转向夜晚的边塞,悲壮的笳声在戍楼上回响,既渲染了边关的肃穆与凄凉,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孤独。笳声与子规鸟的啼鸣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第三句“年年燕子归金屋”,转而描写春天的燕子回归旧巢,这一景象本应充满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带有一丝无奈与哀伤。燕子的回归,似乎也在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泪落谁怜忆饼师”,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询问“谁怜”,表达了对逝去岁月中那些默默无闻人物的深切怀念,尤其是那位“饼师”。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平凡生命故事的致敬。泪落之处,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阁书入兵幕,束袖学戎装。
峡峭艬侵月,秋清猿嗛霜。
迂程看阵碛,到处宿诗堂。
若比仲宣乐,输君发未苍。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
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
敧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
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