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全文
宋 / 黎廷瑞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

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

敧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

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远山如簇"开篇,以比喻手法写出群山连绵的景象,如同簇拥而立。"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则生动描绘了楼前青山的色彩变化,犹如女子精心打扮,清新自然。"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想象西湖美景被移植到千里之外,显现出词人对西湖的向往和对眼前景色的赞美。

接下来,词人将思绪转向春天的回归,"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中杨柳依依的感慨,"黄金缕"象征着生机盎然。"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借流水声与市井生活形成对比,增添了宁静与喧嚣并存的意蕴。

进入下片,词人聚焦于眼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与山水相映成趣的画面,仿佛两座文笔峰矗立。"烟寺晚钟渔浦笛"营造出傍晚时分寺庙钟声悠扬、渔舟笛声和谐的意境,宛如王维画中的诗意场景。

最后,词人借"敧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自己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以白鸥的动态收尾,既写出湖面的风势,也寓言了词人内心的起伏。

整体来看,黎廷瑞的这首《酹江月/念奴娇》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小楼前的美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黎廷瑞

黎廷瑞
朝代:宋   字:祥仲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生辰:1250年~1308年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猜你喜欢

望湖亭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望深烟景堪投策,坐久岚光欲染衣。

赤鲤惊看牵藻去,白鸥閒自傍人飞。

芳洲杜若应思采,那得扁舟系钓矶。

(0)

野菊

重阳不见乡园菊,野径折来尤可怜。

为客正当岭海外,逢花偏忆酒杯前。

荒英断叶愁相把,落日飞云恨转牵。

两岁佳辰俱自负,几回欲赋不成篇。

(0)

送冯南江同年赴戍

萧萧夜雨共西台,惆怅云间独鹤回。

烟瘴不妨医国手,风波须试济川才。

江亭逆旅花应笑,海月澄秋天自开。

宣室宵衣勤梦卜,冯唐万里去还来。

(0)

春事龙关作

春事今过二月中,登山载酒喜相同。

三点两点社公雨,十番五番花信风。

子规啼血欲半夜,胡蝶掠香时一丛。

醉馀白石高歌调,日落水流西复东。

(0)

舟下扬子江

咄咄南登江上台,江头日暮使人哀。

曾闻岭海多迁客,未见风尘终弃才。

返照断虹收雨去,夜潮随月度江来。

燕云蓟树三千里,天末孤臣首重回。

(0)

登金山

西风残叶嫩寒初,两日幽寻兴不孤。

心爱竹岩留客坐,力穷云磴遣人扶。

城头山色遥连楚,树里江声直到吴。

莫怪居人誇胜境,分明此地是蓬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