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见乡园菊,野径折来尤可怜。
为客正当岭海外,逢花偏忆酒杯前。
荒英断叶愁相把,落日飞云恨转牵。
两岁佳辰俱自负,几回欲赋不成篇。
重阳不见乡园菊,野径折来尤可怜。
为客正当岭海外,逢花偏忆酒杯前。
荒英断叶愁相把,落日飞云恨转牵。
两岁佳辰俱自负,几回欲赋不成篇。
这首诗名为《野菊》,是明代诗人温新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重阳节时在异乡见到野菊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重阳不见乡园菊,野径折来尤可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重阳佳节,诗人却未能在故乡见到菊花,只能在野外的小径上折取一朵,这朵野菊显得尤为可怜。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故乡的菊花与眼前的野菊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颔联“为客正当岭海外,逢花偏忆酒杯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岭外,作为客居他乡之人,每逢遇到花朵,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酒宴,回忆起与家人朋友共饮的美好时光。这一联通过“为客”、“岭外”、“逢花”、“酒杯前”的关键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荒英断叶愁相把,落日飞云恨转牵”,描绘了诗人面对野菊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荒废的花朵与断裂的叶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让诗人感到忧愁。而夕阳西下,飞云飘动,更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使他感到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尾联“两岁佳辰俱自负,几回欲赋不成篇”,总结了诗人的感慨。在过去的两年里,重阳佳节都是独自一人度过,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无奈。诗人多次想要写下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始终无法成篇,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以及创作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野菊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思乡之作。
幽兰咽露漂嫣紫,雌凤凄吟秋月死。
富平年少娇无愁,一生玉软迷花底。
十二峰头聚碧烟,弹破湘江五十弦。
青陵台下双栖鸟,不化鸳鸯化杜鹃。
无情网罥秋千索,行骢莫绾游丝弱。
散云团雪不成声,银瓶绠断蛟龙攫。
玉钩斜湿疏疏雨,笙囊绣袜埋香土。
横塘西畔袅西风,莲花褪尽莲房苦。
金河八月清霜度,鸿雁嗷嗷引征路。
初从塞北辞黄云,旋向江南认红树。
红树黄云万里程,秋风岁岁事南征。
风起沙头见清影,月明天畔闻孤声。
此去汀洲宿何所,苍梧云深夜来雨。
休言田野多稻粱,须识江湖有网罟。
珠帘翠幕谁家楼,美人初卷珊瑚钩。
一片乍横江上影,数声犹带塞门秋。
忽忆征人碛中见,书成不寄情空乱。
知君遥心愁共飞,思君远目迷方断。
目断心飞人不归,年年空自寄相思。
傥念空闺人独夜,梦回无语雁来时。
我昔登此山,山中觇泉脉。
有涧如疋练,高挂倚天壁。
劈开万仞青,直走一痕碧。
炎天雪霰飞,晴日冰雹射。
今来值时旱,深山愆雨泽。
又开龙用壮,攫碎苍岩石。
此涧为壅塞,滴沥只微液。
无复旧时观,苔存水流迹。
时有松鼠来,就饮足局蹐。
风吹堕松花,鼠惊窜崖隙。
安得三日霖,复见泉百尺。
清夜对弹琴,山月照虚白。
夜寒起暮声,潜籁入云杪。
飘飘游子身,眼明月华皎。
幽独移清晖,飞楼托缥缈。
河汉流无声,惊鹊枝犹绕。
纡回地脉深,苍茫城郭小。
镫火千门扃,风色青烟袅。
侧望西山阴,远见翠鬟窅。
处静明秋毫,息心遗众扰。
颇闻骑驴翁,云水行清矫。
孤筇倚河桥,间身契鱼鸟。
凄怆九点尘,烈风无时了。
大化行一息,群生各昏晓。
石齿激流波,咽咽仙源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