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
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规啼血处。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一日,吴阊道中的景象与情感。通过“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祭扫场景,纸钱随风飘扬,如同雪花般覆盖山头,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庄重的氛围。接着,“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桃花盛开于门外,墙内则是一位女子在寻找春天的道路,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渴望与追寻。
“昨日子规啼血处”一句,借子规鸟的啼鸣,象征着哀愁与思念,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沉。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清明节的习俗,还蕴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季节更替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长夏风雨过,西良荔枝熟。
晚有好事人,提筐归我屋。
老母不肯尝,馨香闻隔宿。
上以荐祖考,交分及僮仆。
第令筐中有,不畏稚儿哭。
尔惠良足嘉,吾亲素多淑。
在德不在物,岂谓穷口腹。
东坡三百颗,日啖不知足。
长为岭南人,千载披心曲。
何人水墨开毫素,白日晴窗起烟雾。
强将醉眼窥微茫,乃见江南九秋鹭。
两只长鸣一只飞,两只共啄菰米肥。
其馀四只梦洲渚,黄芦白苇相因依。
我家曾住苕洲上,绿蓑披雨听渔唱。
西塞山边今有无,桃花流水应新涨。
别来几载接林峦,身欲奋飞无羽翰。
卷图高咏风汉汉,忆尔矶头青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