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
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
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
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
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
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
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吴江三忠祠(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首句“墓槚几经秋”,以墓旁的槚树历经多个秋天起笔,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接着,“兴亡一镯楼”一句,将历史的变迁比作一座镯楼,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起伏与变化。
“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认为他们即使在死后也应成为反抗压迫的厉鬼,而活着时却甘愿与敌人同流合污,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鲜明态度。
“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这里通过“吴越车书混”描述了不同文化、民族的融合,而“江淮战伐休”则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之情。
最后,“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诗人表达了对当前和平盛世的庆幸,并希望在这样的时代里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兴衰与现实的和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悭,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高为峰岚下涛江,极目森秀涵苍凉。
始知著色未造极,壹似丑女施铅黄。
惊泉骇石聚幽怪,巨楠穹柏蟠老苍。
鹿门寺,华子冈,是耶非耶远莫详。
疑闻钟声起晻霭,似有帆影来微茫。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炎曦亭午试展玩,坐觉烟雨生缣缃。
古来绝艺必名士,俗史辟易安敢当。
大年脂粉米老狂,先朝仅数燕侍郎。
吾闻汾阳子,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
矮屏短轴已可宝,况此四幅垂华堂。
呜呼主人谨护守,神雷鬼电或取将。
李杜文章宗,继者宜重黎。
伯禽视熊骥,未易分高低。
小者善钩鱼,大者能栅鸡。
世无托孤者,练葛谁提携。
谪仙葬青山,女嫁为农妻。
州牧选高援,使嫔于中闺。
曰禽鸟有匹,宁合不愿睽。
生于隋唐后,名与姬姜齐。
吾家中垒公,惜不经品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