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
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
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
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
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
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学者们讨论经典的盛况,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当时学术交流的热闹与严谨。开篇“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可见蒋某人研究《易经》而不得其法,蔡某人则再次主持讲解《尚书》的场合。
接下来,“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绘出了听众的专注与高贵身份,以及他们或坐或立的不同姿态。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出当时学者之间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望。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则是对《易经》中哲理深奥的描写,表达了研究《易经》的艰深与挑战。这里的“霁月”象征着智慧的光芒,而“先天太极”则指的是《周易》中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
尾联“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通过对比,揭示了内在知识与外在环境的差异。诗人坐在华丽的虎皮上挥舞着笔墨,表达的是文采飞扬和学问渊博;而“岂知”一词,则引出了一种反问,暗示着诗人对那些未能领会春天雨水寒意的旅途之人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学者们研讨经典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知识深度和难度的提醒,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传统文化与学术的尊崇与追求。
傅生姻家子,少独事一室。
野气薄城郭,大朴浑不失。
长途买棹夫,抱难纷如质。
质之者为谁,王子我所密。
入口即禹穴,雅不伸佔毕。
忽来告我归,四方志了一。
居然改大观,逾望已六七。
为告我故人,作器须树漆。
我行与王子,摩厉方自弼。
遽曰前人车,飞骞杳无匹。
汝母我之姊,同胞无别亲。
不幸去年死,㷀㷀惟汝身。
汝父既早没,汝依当何人。
数数与汝语,令我泪沾襟。
汝性颇灵慧,力作何不勤。
青春易凋丧,岁月良可珍。
汝能事卓立,非止裕汝屯。
指名为令士,汝亲当见伸。
何苦逐游冶,弗肯志讨论。
挞之尚不易,况乃颊舌云。
汝祖好男子,豪爽多誉闻。
辛苦教汝父,冀登要路津。
汝父乃不谷,漂荡成苦贫。
幸以汝母故,托居我南邻。
黾勉相劝讽,粗能禦寒温。
谓将致兴发,岂意掩泉坟。
遗汝无寸土,汝母复长沦。
近日乏良吏,役赋甚纷纭。
富者尚难理,贫者安可徇。
不见抬舆者,四体如火薰。
不见负输者,锁桎令肉皴。
我年已五十,岂得常逡巡。
作诗以告汝,请汝书诸绅。
《示习方》【明·康海】汝母我之姊,同胞无别亲。不幸去年死,㷀㷀惟汝身。汝父既早没,汝依当何人。数数与汝语,令我泪沾襟。汝性颇灵慧,力作何不勤。青春易凋丧,岁月良可珍。汝能事卓立,非止裕汝屯。指名为令士,汝亲当见伸。何苦逐游冶,弗肯志讨论。挞之尚不易,况乃颊舌云。汝祖好男子,豪爽多誉闻。辛苦教汝父,冀登要路津。汝父乃不谷,漂荡成苦贫。幸以汝母故,托居我南邻。黾勉相劝讽,粗能禦寒温。谓将致兴发,岂意掩泉坟。遗汝无寸土,汝母复长沦。近日乏良吏,役赋甚纷纭。富者尚难理,贫者安可徇。不见抬舆者,四体如火薰。不见负输者,锁桎令肉皴。我年已五十,岂得常逡巡。作诗以告汝,请汝书诸绅。
https://shici.929r.com/shici/mR8q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