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未报国恩隆,惭愧故人属句雄。
别久每惊时序改,诗来真觉海山重。
三春耒耜祈甘雨,七月巡行念栉风。
满目流亡难袖手,敢从孤剑说屠龙。
三年未报国恩隆,惭愧故人属句雄。
别久每惊时序改,诗来真觉海山重。
三春耒耜祈甘雨,七月巡行念栉风。
满目流亡难袖手,敢从孤剑说屠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的《宦邸和寄社英(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沉情感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三年未报国恩隆,惭愧故人属句雄”,诗人自述离国已有三年,未能回报国家的厚恩,内心充满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老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属句雄”形容其文采斐然。
颔联“别久每惊时序改,诗来真觉海山重”,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出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收到朋友的诗后,仿佛感受到了海山的厚重,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文学艺术的敬畏。
颈联“三春耒耜祈甘雨,七月巡行念栉风”,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场景,春天耕种,秋天巡视,祈求丰收,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同时,“栉风”比喻官员勤于政务,风雨无阻。
尾联“满目流亡难袖手,敢从孤剑说屠龙”,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内心充满了忧虑和责任感。他不敢袖手旁观,即使手持象征力量的“孤剑”,也不愿谈论虚幻的“屠龙”,意在强调要关注现实问题,为民众谋福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
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汝共摩诃萨。
赍经教东秦。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
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与子威神法。
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
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寺庙崩倒澌。
龙王舐经文。八万四千弟子。一时受大缘。
轮转五道头。万元一升仙。吾子三天上。
悯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
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
一去不能还。虽得存禋嗣。使子常塞心。
逆天违地理。灾考加子身。神能易生死。
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终卒归无形。
我身西化时。登上华狱山。举目看昆仑。
须弥了了悬。矫翼履清虚。倏忽到西天。
但见西王母。严驾欲东旋。玉女数万千。
姿容甚丽妍。天姿绝端严。齐执皇灵书。
诵读仙圣经。养我同时姝。将我入天庭。
皇老东向坐。身体皦然明。授我仙圣道。
接度天下贤。
《化胡歌七首·其二》【隋朝·无名氏】我在舍卫时。约敕瞿昙身。汝共摩诃萨。赍经教东秦。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寺庙崩倒澌。龙王舐经文。八万四千弟子。一时受大缘。轮转五道头。万元一升仙。吾子三天上。悯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不能陵虚空。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虽得存禋嗣。使子常塞心。逆天违地理。灾考加子身。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终卒归无形。我身西化时。登上华狱山。举目看昆仑。须弥了了悬。矫翼履清虚。倏忽到西天。但见西王母。严驾欲东旋。玉女数万千。姿容甚丽妍。天姿绝端严。齐执皇灵书。诵读仙圣经。养我同时姝。将我入天庭。皇老东向坐。身体皦然明。授我仙圣道。接度天下贤。
https://shici.929r.com/shici/yFS71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