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首句“鬈发胡儿眼睛绿”以鲜明的形象勾勒出一位异族美人的轮廓,其独特的外貌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高楼夜静吹横竹”则营造了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竹声在寂静中传来,为诗增添了几分幽深的情调。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则直接切入主题,通过美人的哭泣表达出对远方家乡的无尽思念。这里的“一声”可能指的是某种哀婉的声音,或许是美人悲泣之声,它穿透夜空,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愫。
接下来的“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则是对音乐的描写,通过对星辰和风的比喻,传递出一种悲凉而又优美的旋律。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星光与音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蜀道秋深云满林”转换了景象,进入到了自然山川之中,这里描绘的是蜀道(即四川地区)的秋天,那时节的深邃和壮丽,以及云雾缭绕的大自然。“湘江半夜龙惊起”则是对动静结合的一种刻画,湘江在半夜中突然间传来龙的惊啸声,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龙,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中激情和力量的象征。
“玉堂美人边塞情”又将视角拉回到了人物情感上,通过对玉堂美人的描写,以及她所处的边塞之地,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身处边疆、拥有异国情怀者的深切同情。接着的“碧窗皓月愁中听”则是进一步渲染这种情感,借由清冷的月光和碧绿的窗棂,美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深沉。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此处诗人通过对织布声响的描写,以及泪珠沿线滴落的情景,再次强化了边塞美人那份难以排遣的乡愁。这里的“寒砧”和“粉泪”都极富画面感,读者几乎能够听到织布机的声音,看到泪水凝成珠状缓缓滴落。
最后,“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则是诗人的叮嘱和内心的独白。胡儿,即异族之子,诗中提醒他不要在边塞高声歌唱,因为这种行为会让那些已有思乡之情的人们更加心生忧绪。而“隔窗暗结愁人心”则是对这份愁绪的深化,通过窗棂间那一份隐秘而又深沉的情感,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边塞生活和远方家乡思念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边塞之地的萧瑟、异族美人的独特情怀,以及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首充满乡愁与忧思的作品。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