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
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
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
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
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
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
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
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深刻地结合起来。
“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这里,诗人先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桥头的画面。敷水即是指桥边的小溪流水,小桥则是通向自然之心的必经之路。而“娟娟”一词形容小桥下的桃花,既传达了它们的美丽,又透露出一种柔弱与脆弱感。“照露丛”则让人联想到清晨露水在阳光下闪耀,如同无数颗宝石点缀其间。
“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展开。尽管这个地方美丽,但却不是一个理想的居所。而那轻拂过桃花的春风,更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哀愁。
“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进入了第二个月份,春天正是万物复苏之时。诗中提到的“艳阳”强调了日照的明媚与温暖,而“一枝惆怅红”则让人感受到那孤独而又无奈的情绪。
“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好但转瞬即逝的无力感。桃花虽然美丽,但终究难以长久,它们最终会随着风的轻拂而纷纷扬扬地飘落,被扫入尘土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但易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