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宣差还家》
《送王宣差还家》全文
明 / 陈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

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

驿路山川如旧识,关河鱼鸟谩相疑。

到家未许多濡滞,四十为官正及时。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烓的《送王宣差还家》描绘了友人王宣完成公务后归家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联“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开篇即点出王宣凭借微薄的功名在世间奔波,但归家时却乘着小舟,与家人共享宁静与欢愉。这里对比了功名与家庭生活的不同面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亲情的珍视。

颔联“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通过季节更替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友人归家的时间感。春天北行时,黄莺的啼鸣似乎比往常更早响起;秋天南返时,大雁的身影似乎比平时显得更加缓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阶段性变化。

颈联“驿路山川如旧识,关河鱼鸟谩相疑”,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友人在熟悉的山川间行走,仿佛与之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而途中的鱼鸟,或许因为友人的归来而感到疑惑或惊喜。这一联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

尾联“到家未多时濡滞,四十为官正及时”收束全诗,点明了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当前年龄和职业状态的满意。虽然归家时间不长,但已感受到久违的轻松与满足;而此时年届四十,正是做官的黄金时期,体现了对人生阶段的认同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自然与时间的交织,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烓
朝代:明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六流杯池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

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

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0)

閒夜

披衣坐小亭,夜气拂人清。

月暗先成晕,虫吟不识名。

举杯期混沌,开卷赏茎英。

此兴知谁会,松风鹤睡惊。

(0)

小雨

已是蛟龙未肯忙,谁教螮蝀更相妨。

来时槁叶疏疏响,过后浮云片片光。

径草微滋垂粉汗,砌沙圆滴簇蜂房。

嗟予不及高飞鸟,先得天边几点凉。

(0)

登越山

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

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

(0)

访南山许真人故居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

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0)

贻家弟

但知四壁有连珠,底事虚名更拙图。

一㪷病予犹百首,十年笑尔拙三都。

霜风入颊休惊冷,瓦埦无油愿急呼。

世上舌根皆识味,满倾终是爱醍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