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
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
驿路山川如旧识,关河鱼鸟谩相疑。
到家未许多濡滞,四十为官正及时。
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
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
驿路山川如旧识,关河鱼鸟谩相疑。
到家未许多濡滞,四十为官正及时。
这首明代陈烓的《送王宣差还家》描绘了友人王宣完成公务后归家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首联“两字功名举世驰,扁舟来往共怡怡”,开篇即点出王宣凭借微薄的功名在世间奔波,但归家时却乘着小舟,与家人共享宁静与欢愉。这里对比了功名与家庭生活的不同面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亲情的珍视。
颔联“春风北去莺声早,秋日南归雁影迟”,通过季节更替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友人归家的时间感。春天北行时,黄莺的啼鸣似乎比往常更早响起;秋天南返时,大雁的身影似乎比平时显得更加缓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阶段性变化。
颈联“驿路山川如旧识,关河鱼鸟谩相疑”,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友人在熟悉的山川间行走,仿佛与之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而途中的鱼鸟,或许因为友人的归来而感到疑惑或惊喜。这一联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
尾联“到家未多时濡滞,四十为官正及时”收束全诗,点明了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当前年龄和职业状态的满意。虽然归家时间不长,但已感受到久违的轻松与满足;而此时年届四十,正是做官的黄金时期,体现了对人生阶段的认同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自然与时间的交织,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
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
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
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