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南山许真人故居》
《访南山许真人故居》全文
宋 / 李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

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0)
注释
穿云:穿过云层。
策杖:持杖行走。
岸乌纱:戴着乌纱帽。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可能象征隐居之处。
羽客家:羽客,古代对修道者的称呼,这里指隐士。
九转:道教炼丹术语,指多次提炼的过程。
丹灶:炼丹炉。
冷:形容炉火已熄。
烟水:烟雾和水面,可能指炼丹后的景象。
浸桃花:倒映着桃花,暗示春天或仙境般的环境。
翻译
他穿着乌纱帽,手持竹杖穿过云层,特地来拜访南山的羽客之家。
炼丹炉已完成九转,如今已冷却,半池的烟雾水汽中映照着盛开的桃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高士,手持云间策杖,身着乌纱服饰,来到南山访友。诗中“九转既成丹灶冷”表达了对修炼成就的期待与淡然;“半池烟水浸桃花”则是环境描写,透露出一片超脱尘世的仙境。

李稙以此诗探访南山许真人故居,不仅是在寻找一段历史,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诗中的意象与用词都极富表现力,如“穿云策杖”、“羽客家”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展现了作者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李稙
朝代:宋

李稙,字元直,泗州招信(今江苏盱眙西南)人(清光绪《盱眙县志》卷九)。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助军资借补迪功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东南发运司干办公事,寻知潭州湘阴。以张浚荐,通判鄂州,转通判荆南府。秦桧当国,被屏黜。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起知徽州。二十八年,为荆湖北路转运判官。三十一年,迁转运副使,寻放罢。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江南西路提点刑狱。二年,擢江南东路转运使兼知建康府。以疾致仕,卒年七十六。有《临淮集》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猜你喜欢

和李子扬题龙源田舍

旧隐今何许,新宫定几间。

红尘昏北道,青壁睨南山。

若拟崧和颍,犹胜蒯与菅。

君方二顷得,我爱一生閒。

荫石多云树,行田有翠湾。

客来那更问,门设不须关。

世味浮云薄,颠毛小雪斑。

功名当未免,亦念早来还。

(0)

寄奇父

似闻北舍与南邻,各向西畴答问津。

独使丈人留阒寂,更无佳客奉光尘。

思公待泛山阴雪,破闷须携曲米春。

往行前言未多识,古来元重老成人。

(0)

和单普二首·其一

能向词江挹彼清,爱君诗句早知名。

百家悬镜知妍丑,一字提衡有重轻。

画话岂淹三友益,简才方廓四聪明。

肯临蔀屋相辉映,自愧常谈只老生。

(0)

和仁仲过五溪

沅水千年非旧波,英风元自振关河。

本怀国士知心早,岂念柽函挟恨多。

龟固有神宁豫罔,鸿虽高举畏虞罗。

椒兰从古能如此,何有沉湘作九歌。

(0)

吴守祈雨有应

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

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

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

可但邦人歌五裤,也知还客慰焦枯。

(0)

再美劝农

邦本古攸重,民天辞匪夸。

讵能皆辟谷,漫道独餐霞。

一笑为良茧,力耕无卖花。

信知豳七月,于耜起周家。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