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
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宴会结束后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赏。开篇“斜掩朱门花外钟”立刻设定了一个富贵与静谧共存的环境,"晓莺时节好相逢"则展现了春日里偶遇知己的喜悦。接下来的"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通过鲜活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春天花朵盛放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期待和等待。
诗人的友情赞誉之情,在"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里的“苏小”指的是苏味道,“马卿”则是唐代诗人马戴,两位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宋寿先辈文采的高度评价。
最后,“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一句,则转向了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美的感慨和对朋友隐逸生活的关怀。这里的“三径”指的是人迹罕至的小路,“参佐”是唐代名将,“陆士龙”则是唐代文学家。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宋寿先辈不仅有才华,而且可能隐逸于世的理解和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温庭筠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传递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叹。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埽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唐·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埽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3DIX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