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
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
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
独凌清景出,下视众山中。
云日遥相对,川原无不通。
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景象。"独凌清景出"表明诗人独立于一处高峻之地,俯瞰着下方的美丽风光。"下视众山中"则是从这个高度望下去,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的山峰。"云日遥相对"写出了天气晴朗,云和阳光都在远处相互辉映的景象,而"川原无不通"则表明从这个高处可以看得见河流和平原,一切皆在眼前一览无余。
最后两句"自致高标末,何心待驭风"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似乎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高度,已经不再需要依靠外界之物来安顿自己的心灵。"驭风"在这里可能是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精神追求。
和镫和影一双双。耐凄凉。尽凄凉。
天也难教,病骨老来降。
还欲其天争旖旎,空碧里,弄轻狂、竞飞霜。飞霜。
飞霜。夜何长。有难忘。自难忘。
梦也梦也,还认得、烟水微茫。
待把疏星,斜月与分张。
一叶暗飘风不定,飞去也,尽飘零、在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