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诗学莫与比,东坡而后一人耳。
才如奔马脱鞍鞯,笔似狂风扫糠秕。
我昔读诗得楷模,今乃得过先生居。
山川莽苍郁回互,奇才只叹今时无。
是日中途值重九,风雨满城合饮酒。
狂歌若使先生闻,地下亦应开笑口。
先生所遭亦不齐,正是金源末运时。
苍黄奔走不安枕,激楚尽发为歌诗。
即今凭吊空于邑,石碣模糊谁所立。
旧趾难寻野史亭,遗编独剩《中州集》。
吾晋磊落多奇人,余子卑卑何足云。
先生之后谁可伍,太原征君傅青主。
先生诗学莫与比,东坡而后一人耳。
才如奔马脱鞍鞯,笔似狂风扫糠秕。
我昔读诗得楷模,今乃得过先生居。
山川莽苍郁回互,奇才只叹今时无。
是日中途值重九,风雨满城合饮酒。
狂歌若使先生闻,地下亦应开笑口。
先生所遭亦不齐,正是金源末运时。
苍黄奔走不安枕,激楚尽发为歌诗。
即今凭吊空于邑,石碣模糊谁所立。
旧趾难寻野史亭,遗编独剩《中州集》。
吾晋磊落多奇人,余子卑卑何足云。
先生之后谁可伍,太原征君傅青主。
这首清代张晋的《元遗山先生故里》诗,通过对元好问(元遗山)诗才的极高赞誉,表达了对这位杰出文人的敬仰和对其生平遭遇的感慨。诗人称元好问的诗歌艺术无人能及,仅次于苏轼,形容其才情奔放如脱缰之马,笔力雄健如狂风扫荡。诗人感叹元好问的奇才在当时已属罕见,同时也提及了元好问身处乱世,生活动荡,却将悲愤之情倾注于诗歌之中。
诗中提到重阳节风雨交加,设想如果元好问听到这样的狂歌,也会在地下露出笑容。接着诗人惋惜元好问的不幸遭遇,他的遗迹已难以寻觅,仅存《中州集》传世。诗人对比自己时代,赞美晋地人才辈出,但认为元好问之后再无出其右者,唯有太原征君傅青主能与之相提并论。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元遗山诗才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崇敬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妹,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朝元了,万鹤放班回。携月下天来。
初平家看青羊石,滕王阁醉绿螺杯。
试鸣琴,花荡漾,玉崔嵬。前十日、鹊桥飞宝镫。
后一月、兔奁开玉镜。秋色净,夜徘徊。
申从五岳三光出,亥将二首六身排。
问何其,餐沆瀣,燕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