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
况逢尧舜登贤日,不复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
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题目为《赠王介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受赠者王介甫的胸襟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古圣先贤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于时世弊病的改良愿望。
首句“当世胸怀万古淳”,可见诗人对王介甫胸怀博大、兼容并包的赞赏,认为他能承载起古往今来的美德。紧接着,“平生才术老经纶”则表明受赠者的文学艺术和政治手腕都已经炉火纯青。
“况逢尧舜登贤日”,诗人借助尧、舜这两位上古圣君的典故,暗示王介甫在当今之世能有所作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随后的“不复伊周望古人”则表达了对远古贤者的崇敬,但同时认为现实中的才俊如王介甫已经足以让人仰望,不必再向往遥远的过去。
接下来的两句“得志定知移弊俗,闻风犹足警斯民”,显示了诗人的期盼和信心。诗人希望受赠者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并且通过他的影响力来改变不良的社会习俗。即使是微小的声音,也足以警醒世人。
最后两句“九门无谒天旒邃,何惜长令仕为贫”,诗中的“九门”指的是宫城的大门,这里形容天子的威严和权力深不可测。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也不必过于吝啬自己的才能,不应让自己陷入贫穷。
总体来说,诗中充满着对受赠者的赞美与期待,以及对于社会改良的热切愿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士人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崇敬,以及他们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芳洲生萍芷。
宿雨收晴浮暖翠。
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
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
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怀易醉。
十二栏干慵遍倚。
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
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
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卷珠箔。
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
吹落。
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
寂寞。
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