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萦回暗自嗟,惊心一瞬几年华。
滔滔浊世谁知己,猎猎狂风撼落花。
室有琴书身有累,诗为生计酒为家。
浩歌不唱凄凉曲,且把襟怀托莫邪。
百感萦回暗自嗟,惊心一瞬几年华。
滔滔浊世谁知己,猎猎狂风撼落花。
室有琴书身有累,诗为生计酒为家。
浩歌不唱凄凉曲,且把襟怀托莫邪。
这首诗《夜不成寐有作》由清代诗人唐致隆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开篇“百感萦回暗自嗟”,诗人内心百感交集,默默叹息,流露出深深的感慨与无奈。紧接着“惊心一瞬几年华”,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间,年华已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
“滔滔浊世谁知己”一句,诗人置身于浑浊的世界中,却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声,表达了在复杂社会中的孤独与迷茫。“猎猎狂风撼落花”则以自然景象比喻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暗示个人命运的飘摇不定。
“室有琴书身有累,诗为生计酒为家”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有琴书相伴,但生活仍有许多负担和压力;为了生计,不得不饮酒消愁,反映了诗人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与妥协。
最后,“浩歌不唱凄凉曲,且把襟怀托莫邪”表达出诗人不愿低吟哀歌,而是选择将胸中之气寄托于剑(莫邪),寓意着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也要保持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旧恨消香,新愁倦酒,寂寞又惊春晚。
小立斜阳,何处暗飞银管。
有几许、离绪吟秋,怎知我、天涯肠断。
莫随风、吹入西泠,为渠唤起故宫怨。
霓裳遗曲曾谱,怅望青鸾已杳,彩云消散。
剩粉零红,忍向尊前重见。
消几度、月淡窗寒,更那堪、梦回人远。
指青袍、今夜愁痕,倩谁江上浣。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南望缑氏岭,山居共涧阴。
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
云日落广厦,莺花对孤琴。
琴中多苦调,悽切谁复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