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缑氏岭,山居共涧阴。
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
云日落广厦,莺花对孤琴。
琴中多苦调,悽切谁复寻。
南望缑氏岭,山居共涧阴。
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
云日落广厦,莺花对孤琴。
琴中多苦调,悽切谁复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南望缑氏岭,山居共涧阴"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山峰,享受着山中清凉与静谧环境的情景。"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则通过空间的广阔和心灵的宁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豁达与平和。
接下来的"云日落广厦,莺花对孤琴"一句,以云、日、厦、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居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世界——他与自然和谐共存,甚至连孤独的琴声都能成为他的伴侣。
最后两句"琴中多苦调,悽切谁复寻"则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琴声中的"苦调"暗示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而"悽切"二字更增添了一份哀愁和感伤,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隐居时,对世俗纷争的淡然与对知音难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君不见梅子真,当年狂歌吴市门。
神仙隐逸两何有,耿介感激空千言。
我今幸生太平日,千载相望同禄秩。
閒看世事浑不知,一心祇愿饥肠实。
有谁解与鲁公米,无田也酿渊明秫。
瓮间细酌新泼醅,既醉欢娱亦萧瑟。
江湖谁肯便相望,一尊犹及诗人尝。
榴花竹叶应拨去,落盏且看鹅儿黄。
高斋肆筵尽嘉客,长鲸一吸无馀沥。
座上杯盘未狼藉,愁见长瓶卧东壁。
新诗飘飘写胸臆,青天白日飞霹雳。
休言李杜门限牢,到底输我巧钻刺。
我诗杉鸡竹兔耳,未见虎狼先辟易。
异时更敢说较量,缩手从今作降敌。
山阳隐君子,少有高世名。
终身慕父母,事之如平生。
青衫老一命,儒宫谈六经。
经行必造门,怀如遇公卿。
虚往而实返,授业多豪英。
衣冠尘土闇,辩论江河倾。
吟哦千万篇,迥与六艺并。
鲍谢寒蝉噪,郊岛苍蝇声。
先生兼众体,浑然独天成。
弹冠初为米,挂冠不待稔。
人言学陶生,此举安能尽。
陶生物表人,世网那得窘。
邈如孤凤凰,翱翔天际岭。
聊应寓诗酒,不在朱弦韵。
曾韩轻轩冕,雅意妙无畛。
远寻柴桑游,时遣醉帽陨。
陟世憎傥来,归耕犹有准。
糟床得佳友,曲糵粗可信。
摄衣请从之,嗟我独后警。
三士从公归,浩然志已谐。
嗟余哭穷途,命也与时乖。
落日惨关树,凄风生庭槐。
杖藜空徙倚,抱此难吐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