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这首清代诗人王孙蔚的《江行杂感(其一)》描绘了诗人舟行江南,从越岭至吴地,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怀念和感慨。首句“才离越岭又吴湄”展现了旅途的连续与遥远,以及诗人对家乡的依恋。次句“寥落江湖忆故居”表达了漂泊江湖的孤寂,以及对往昔家居生活的深深思念。
颔联“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借用了古代文学典故,以《鹦鹉赋》的忠贞不渝和《鹧鸪》诗的哀婉情感,寄托了诗人对故国文化的敬仰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颈联“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通过黄菊和桃花的意象,寓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而诗人内心对故乡的记忆始终如初。
尾联“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以明月和辋川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想要放开心怀,尽情享受自然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唐代大诗人王维般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追忆。
未央钟漏晚,仙宇蔼沈沈。
武卫千庐合,严扃万户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见月临。
树摇金掌露,庭徙玉楼阴。
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
声华大国宝,夙夜近臣心。
逸兴乘高阁,雄飞在禁林。
宁思窃抃者,情发为知音。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上一条如白练。
京师故人不可见,寄将两眼看飞燕。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