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君主无上敬意。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首先,诗人描绘了函谷关的险峻与黄河水质的清澈。这两者通常象征着国家的安危和政局的明暗。在这里,虽然函谷关本身是险要之地,但黄河的清净却预示着国泰民安,这可能是在赞美君主圣明带来的太平盛世。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接着,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君主心胸坦荡、无私无畏的赞誉。"圣心无所隔"意味着君主的心怀博大,没有任何隔阂,而"空此置关城"则是说尽管函谷关本身就具有险要之地的自然屏障,但在君主圣明的统治下,这样的防御工事似乎变得多余了。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对君主无上的信任和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唐代文学中常见的政治理想,即期望君主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
咸阳隩区何遥遥,旧称天府群雄朝。
重关百崄为敌守,沃野千里缘耕烧。
横桥南渡银汉渺,高屋上建瓴水消。
河流呼吸撼地轴,岳撑峍屼干招摇。
东制连衡一百万,西来约法唯三条。
吴贤曾叹国风美,赵伯亲承锦瑟调。
钟山王气不可厌,十二金人同日销。
遂令昭德蓄威地,一价夜到如摧彫。
明公出镇复考牧,权因望重元非招。
坐知春草长城窟,不见胡儿猎与樵。
居陋巷,柴门草径沙石壮。
上倚悬崖高百丈,下瞰寒流低涨。
藤萝盘郁青垂障,竹木交枝势欲放。
渔人夜歌樵晚唱,四时花鸟难描状。
陋巷居人真跌宕,不事王侯事高尚。
才名可是柴桑翁,襟怀直在羲皇上。
诗慢吟,酒新酿,兴起不知天浩荡。
但道晞颜亦颜徒,管甚尘间忙得丧。
人生志,即安畅,何必万里长风破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