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邃庵公赴陕西用原韵二首·其二》
《送邃庵公赴陕西用原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咸阳隩区何遥遥,旧称天府群雄朝。

重关百崄为敌守,沃野千里缘耕烧。

横桥南渡银汉渺,高屋上建瓴水消。

河流呼吸撼地轴,岳撑峍屼干招摇。

东制连衡一百万,西来约法唯三条。

吴贤曾叹国风美,赵伯亲承锦瑟调。

钟山王气不可厌,十二金人同日销。

遂令昭德蓄威地,一价夜到如摧彫。

明公出镇复考牧,权因望重元非招。

坐知春草长城窟,不见胡儿猎与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陕西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氛围。开篇“咸阳隩区何遥遥”,以“遥遥”二字描绘出咸阳地区地理位置的辽阔,引出“旧称天府群雄朝”的描述,强调这里曾是众多英雄豪杰朝拜之地,凸显其历史地位。

接着,“重关百崄为敌守,沃野千里缘耕烧”两句,通过“重关百崄”和“沃野千里”对比,展现了陕西地区既险峻又肥沃的自然环境,同时暗示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横桥南渡银汉渺,高屋上建瓴水消”描绘了桥梁跨越天际的壮观景象,以及高屋之上水流如泻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意境。

“河流呼吸撼地轴,岳撑峍屼干招摇”进一步渲染了陕西地区的自然景观,将河流的流动比作大地的呼吸,山岳的巍峨则如同在空中摇曳,形象生动。

“东制连衡一百万,西来约法唯三条”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陕西地区战略地位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含了对政治格局的思考。

“吴贤曾叹国风美,赵伯亲承锦瑟调”引用古人之言,赞美陕西地区的文化之美,同时借赵伯之调瑟,寓意对地方治理的期待。

“钟山王气不可厌,十二金人同日销”则以钟山的王气和十二金人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兴衰。

最后,“遂令昭德蓄威地,一价夜到如摧彫”表达了对陕西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以及对地方官员治理能力的肯定。

“明公出镇复考牧,权因望重元非招”点明了诗的主题,即对即将赴任陕西的官员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声望和能力,为地方带来稳定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陕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十七

金屋寒多恋锦衾,别来长忆宠恩深。

从头试看双钗股,犹是君王旧赐金。

(0)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其十二

青娥曾侍内家宴,少别鸾舆思万千。

况复西风无限恨,镜中衰飒不如前。

(0)

闺情十绝次金诚之先生韵·其七

愿君麟阁姓名香,敢怨离居岁月长。

妆束不随时俗改,十年犹着嫁衣裳。

(0)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三

移家避寇逐行舟,百感中来不自由。

秦地故人成远梦,汉家宫阙动高秋。

云拖雨脚连天去,水带离声入梦流。

谁念为儒逢世难,寂寥灯下不胜愁。

(0)

奉寄朱都宪·其二

古来名誉塞乾坤,公与时人作法根。

眼见晦明真有数,心知肉骨更何言。

全家可食□□报,千里如□□岳尊。

他日勋庸书史笔,章联书法在龙门。

(0)

次韵林缉熙游罗浮四首·其三

红泉双屐驻,碧落一宵同。

去□□□□,□□□鬓蓬。

书回谢阛阓,迹灭想崆峒。

预恐迷前路,先来访葛洪。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