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日望家,家亦望行客。
且知客将返,天长昧消息。
客心日近南,忆客犹向北。
有书或南来,客已在行役。
燕齐连晚云,气入吴越夕。
日落易水黄,月出海门白。
客子日望家,家亦望行客。
且知客将返,天长昧消息。
客心日近南,忆客犹向北。
有书或南来,客已在行役。
燕齐连晚云,气入吴越夕。
日落易水黄,月出海门白。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与家人两地相望,思念之情深沉而复杂。首句“客子日望家,家亦望行客”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每日期盼着回家,家人也在日夜思念远行的游子。接着,“且知客将返,天长昧消息”,表达了对游子归期的期待,但又因路途遥远,消息难通,而感到无奈和忧虑。
“客心日近南,忆客犹向北”,游子的心虽然向着南方的家乡,但身体却在北方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而家人则始终面向北方,无论何时都在等待着游子的归来,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深的牵挂和期盼。
“有书或南来,客已在行役”,即使偶尔收到家书,也难以平复心中的思念,因为游子仍在奔波劳碌之中。这句诗体现了通信不便的时代背景下,亲人之间情感的传递是多么艰难。
“燕齐连晚云,气入吴越夕”,描绘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象,燕齐之地的晚云与吴越之夕的景象相连,象征着游子与家人虽身处不同地域,但彼此的心灵却紧紧相连,共同感受着同一片天空下的变化。
“日落易水黄,月出海门白”,最后两句以日落时分易水变黄、月升时海门变白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游子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以及家人对游子的无尽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游子与家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团聚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