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霭春笼树,花枝巧耐寒。
神人在姑射,只隔绛纱看。
青霭春笼树,花枝巧耐寒。
神人在姑射,只隔绛纱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在轻烟薄雾中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感。
首句“青霭春笼树”,以“青霭”形容冬日清晨的薄雾,将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之中。“春笼树”则暗示了尽管是冬季,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地渗透到树木之间,预示着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季节的更替,也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次句“花枝巧耐寒”,直接赞美了梅花在严寒中的美丽与坚韧。这里的“巧”字不仅指梅花姿态的优雅,更体现了它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非凡生命力。梅花能够在寒冷的冬季绽放,其生命力之顽强,令人赞叹。
后两句“神人在姑射,只隔绛纱看”,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姑射山”作为背景,将梅花比作神仙居住的地方,进一步提升了梅花的神圣与高洁形象。同时,“只隔绛纱看”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仿佛梅花与观者之间有一层薄纱相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冬日里的独特风貌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
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
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
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
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
扫径每迟佳客至,斸苓常寄老夫餐。
罗浮仙子应同操,句曲真人拟挂冠。
更爱冰霜摇落后,独留黛色倚高寒。
祁南古朴大十围,树身奇壮识者稀。
日光亭午不到地,远望一羃青巍巍。
汪家世来住此下,万绿丛中连大厦。
往来乔木认朱门,宾客如云系车马。
抚树生男几百春,有老一生今逸民。
性资古朴如此树,高卧自谓羲皇人。
六十年来头未白,对树称觞春拍拍。
名园红紫易销沈,何羡长安五侯宅。
搆材坚比檀木良,结子甘若胡麻香。
知君食实更怡老,坐使百年筋骨强。
我翻古朴行,长歌祝君寿,安期羡门亦何有。
愿言尽返古朴风,与君同作康衢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