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

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

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0)
注释
一朝:一旦,指某个时间。
承凯泽:承受皇帝的恩泽,比喻得到皇上的恩惠或提拔。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别荒陬:告别边远荒凉的地方,陬:zōu,角落。
去国:离开国都。
云南滞:在云南停留很久,滞:停留不动。
还乡:返回家乡。
水北流:指顺着河流向北走,比喻归途。
泪迎:以泪洗脸迎接,形容极度高兴。
今日喜:今天的喜悦。
梦换:梦境变换。
昨宵愁:昨晚的忧愁。
自向:自己向。
归魂:归来的灵魂,比喻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
炎方:炎热的地方,这里指南方。
不可留:不宜久留。
翻译
一旦承蒙皇恩浩荡,远行万里告别边疆荒僻之地。
离开国都困居云南,返回家乡需沿江北上。
泪水迎来今日的喜悦,梦境换掉了昨晚的忧愁。
自己向归来的灵魂诉说,炎热的南方实在不宜久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得知自己被赦免并获准回乡的喜悦心情。"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表明诗人突然之间获得了朝廷的恩赐,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流离生活。"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则通过地理位置的对比,强调了归乡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表现了诗人由悲转喜的情感变化,从前夜的忧虑到现在的喜悦。"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叮咛,告诫自己必须离开这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返回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送君千里,终究是归的诗篇。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其一

寒儒气蔬笋,亦饱风露鲜。

藏神昨相报,玉肪盈菜园。

清晨一书至,说荔甘我涎。

如披米颠帖,如许载一船。

密语缄密意,馨密在我边。

启筐裹新叶,一一赪珠圆。

天然冰雪肤,绝代姑射仙。

生心色香味,破我金刚禅。

(0)

觚庵先生挽诗·其一

世短意空多,脱屣苦不早。

劳生甘息机,已复伤病老。

昔同湖上游,君选南湖好。

我营茆三间,君亦架檐橑。

新瓦见炊烟,一饭笑先祷。

衰迟迫婉娈,窃冀十年保。

君多身后言,诙谐破煎恼。

我习陵谷悲,常恐迹如扫。

安知隔晨别,盖棺事即了。

惝怀骤惊触,未信斯人少。

冲冻梅始花,怪事出白旐。

(0)

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扁舟就梅花,压帽湖阴重。

长廊接残滴,宿雪没石缝。

谁施一院霞,缤纷如异梦。

清净自成妍,迟暮一笑共。

物外得朱老,深杯发昔瓮。

空宇无藏明,设色春情纵。

高松表疏枝,当无有花用。

(0)

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其一

东坡谪惠州,携手葛与陶。

孤光如海月,寒镜阅滔滔。

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

我生百世下,忧端两相高。

开卷若有得,往往破愁牢。

残灯守菊影,藉寐同寒宵。

(0)

乾四明咏四首·其一柏

何年古殿柏森森,指出西来一片心。

不信无情能说法,阿谁悟得雪岩钦。

(0)

咏史三十一首·其三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