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三十一首·其三》
《咏史三十一首·其三》全文
清 / 黄毓祺   形式: 古风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毓祺创作的《咏史三十一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中首先提到“吾尝读无衣”,引出对古代战争的反思,接着通过“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等语句,引入了《诗经·秦风·无衣》这一经典篇章,以此作为背景,探讨了猃狁(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西戎的历史事件。诗人借由这些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安危、民族尊严的深切关注。

随后,诗文转向对周朝历史的回顾,提到了厉王、宣王等君主在位期间的政局变化,以及方叔、召公等大臣的功绩。通过“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强调了领袖人物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共和时期的特殊政治体制,即由周公、召公等大臣共同执政,象征着权力的平衡与制衡。通过“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勇于承担重任的人物表示敬意。

最后,诗文以程勉、公孙瞑目死等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同时通过“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等语句,表达了对正义与勇气的颂扬。整首诗在历史叙事中融入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黄毓祺
朝代:清

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猜你喜欢

春感八首·其一

时难年荒万劫愁,天心于此转关头。

不知多少英雄泪,洗出金瓯与玉瓯。

(0)

田家杂咏十二首·其四

一曲田歌绿树阴,涓涓流水听鸣琴。

秧含时雨针针碧,麦受温风簇簇金。

新制桔槔翻有样,古遗谣谵奉为箴。

扫除爨下频敦嘱,失慎堪虞要小心。

(0)

见郁李花感赋以示胞弟

草草劳生未有涯,一门四处益堪嗟。

兵围莫解中年遇,裘敝难缝数口家。

差为疗贫文短售,甚母染侠酒狂赊。

同根理合同回护,风雨无伤郁李花。

(0)

虎邱二首·其二

不波艇子额高楼,唐祝才人此旧游。

是否生公说法好,隔塘狮子特回头。

(0)

吊姚孝廉缉庵太夫子二首·其二

抠衣曾记晋霞觞,正喜兰馨继桂芳。

的派向宗宋理学,替人为衍汉文章。

谱评香茗邀鸿渐,诗记清游步荔裳。

名士挟册塘上过,著书先问郑公乡。

(0)

抒感二首·其一

难道江南缺米薪,青黄不接各嗟贫。

历陈祖父为农业,生遇乾嘉是幸民。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