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衫抛后鬓全鬒,六见桃花源水春。
题笔不为绵上语,灌园偏忆汉阴人。
行藏盛世难论迹,离合中年总爱身。
若问宦情何所道,苔衣生戟耳生轮。
紫衫抛后鬓全鬒,六见桃花源水春。
题笔不为绵上语,灌园偏忆汉阴人。
行藏盛世难论迹,离合中年总爱身。
若问宦情何所道,苔衣生戟耳生轮。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名为《明辅方伯走使驰书数千里询我汉上盛言新筑不减祗园然颇以索居为叹聊成二律奉赠因抒鄙怀(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友人的询问与关心,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紫衫抛后鬓全鬒,六见桃花源水春”描绘了一幅岁月流转、时光变迁的画面。诗人以“紫衫”象征官服,暗示自己曾身居高位,而“鬓全鬒”则表明岁月已逝,头发转黑,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桃花源水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隐喻理想中的宁静生活,与现实形成对比。
颔联“题笔不为绵上语,灌园偏忆汉阴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提到自己在官场中或许并未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表达,反而在闲暇时回忆起那些在田园中辛勤劳作的人们,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行藏盛世难论迹,离合中年总爱身”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在盛世中,个人的选择与行动难以被轻易评判,而在中年的转折点,人们往往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这里既有对官场复杂性的反思,也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体悟。
尾联“若问宦情何所道,苔衣生戟耳生轮”以形象的语言收束全诗。面对朋友关于官场情感的询问,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苔衣生戟耳生轮”来比喻官场的冷酷与无情,暗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热衷于其中的权势与利益,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思和文学造诣。
造物反乎覆,白首困耆英。
吟风赏月石上,一笑再河清。
一百八盘道路,二十四桥歌舞,身世梦堪惊。
独酌未能醉,已醉蓦然醒。别与老,惊相见,几回新。
来时燕栖未稳,满耳又蝉声。
闲忆钱塘江上,两点青山欲白,血石起鞭霆。
此事复安在,相对说平生。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
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
欲脱参前氐后,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
何处设瓜果,香动帻沟窭。郭郎老,谁为理,岂情流。
人间□睡五日,五日复何悠。
吾腹空虚久矣,子有满堂锦绣,犊鼻若为酬。
玉友此时好,空负葛巾篘。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