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反乎覆,白首困耆英。
吟风赏月石上,一笑再河清。
一百八盘道路,二十四桥歌舞,身世梦堪惊。
独酌未能醉,已醉蓦然醒。别与老,惊相见,几回新。
来时燕栖未稳,满耳又蝉声。
闲忆钱塘江上,两点青山欲白,血石起鞭霆。
此事复安在,相对说平生。
造物反乎覆,白首困耆英。
吟风赏月石上,一笑再河清。
一百八盘道路,二十四桥歌舞,身世梦堪惊。
独酌未能醉,已醉蓦然醒。别与老,惊相见,几回新。
来时燕栖未稳,满耳又蝉声。
闲忆钱塘江上,两点青山欲白,血石起鞭霆。
此事复安在,相对说平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十四)和尹存吾》。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的诗句。
"造物反乎覆,白首困耆英。吟风赏月石上,一笑再河清。"
这里诗人用“造物反乎覆”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轮回,而“白首困耆英”则描绘了自己年老孤独的境况。"吟风赏月石上"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一笑再河清"则暗示着即使面对岁月流逝,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一百八盘道路,二十四桥歌舞,身世梦堪惊。"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数字“一百八”和“二十四”,勾勒出诗人生活经历丰富多彩,但又不失虚幻感,如同梦境一般。
"独酌未能醉,已醉蓦然醒。别与老,惊相见,几回新。"
诗中表现了即使独自饮酒也难以忘却忧愁,更在梦中与旧友重逢,醒来后又是恍惚若失。
"来时燕栖未稳,满耳又蝉声。闲忆钱塘江上,两点青山欲白,血石起鞭霆。"
这几句诗描写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如同“燕栖未稳”一般,生活总是短暂且不稳定的。而“满耳又蝉声”则象征着时间流逝的声音。在“闲忆钱塘江上”的景色中,诗人通过“两点青山欲白,血石起鞭霆”来表达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度的赞叹。
"此事复安在,相对说平生。"
最终,这首诗以一个哲学式的问题结束,探讨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这些经历的归宿何处,从而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薄寒山阁,当亭午、潇潇雨。
鸟静桃花林,水坐兰苕渚。
玉勒骢稀出,油壁车何处。
欲簪花、簪不住。
花红发白,应笑人憔悴。
春过一半,东去水、难西驻。
前半伤多病,后半休虚负。
白醴匏尊满,紫笋山肴具。
心无累,皆佳趣。
自辞觞酌,劝客须当醉。
多少闲情,桃源问蹊,柯山看棋。
把杏花春雨,从头吟了,木犀秋月,开户邀之。
气卷风云,眼空江海,万古从前我已知。
君休笑,任陈抟假睡,豫让佯痴。
风回太液清池,欲留住、东皇共笑嬉。
想乾坤浩浩,谁曾整顿,干戈扰扰,孰问安危。
笼络人才,登崇禄秩,赤箭青芝败鼓皮。
都休问,看营巢燕子,哺乳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