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
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
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
何处最难忘。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
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
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
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客少年场。携高李、闻笛赋游梁。看汉水淮山,高楼共卧,融尊郑驿,飞盖相望。" 开篇诗人便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带着少年的活力,与朋友们在田野中欢聚,一起聆听笛声,漫游梁园之地。汉水与淮山构成了壮丽的自然背景,而高楼则是他们共享夜晚之处。融尊和郑驿的提及,则展现了古代交通要道的繁华。
"春风里,种他红与白,笑我懒中忙。供奉后来,玄都桃改,佳人好在,庾岭梅香。何处最难忘。" 春天的到来,诗人在这和煦的气息中种植着花草,享受着悠闲生活,对比之下,他笑谈自己过去的忙碌无常。而供奉后来的意境,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延续与变迁的感慨。佳人依旧在此,庾岭梅香更增添了一份难以忘怀的诗意。
"会稽归鬓晚,空带吴霜。赢得黄冠野服,笑傲羲皇。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黄。称寿堂添十字,孙认三房。" 诗人在会稽山归来时,头发已苍白,只带着些许吴国的霜雪。这是对自己岁月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然而,他赢得了黄冠野服的自由,与世俗的羲皇相比,更显得超脱与傲然。在看花外的小车中,他出游长生洞,橘中的二老斗智琼黄,则是对高寿生活的一种向往。而称寿堂添十字,是对生命美好时光的赞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隐逸之乐和生命之美好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这不仅是一次旅行,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丰富展现。
千门万户掩斜晖,绣幰金衔晚未归。
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
嵩云静对行台起,洛鸟闲穿上苑飞。
唯有路傍无意者,献书未纳问淮肥。
远近垂杨映钿车,天津桥影压神霞。
弄春公子正回首,趁节行人不到家。
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
欲知豪贵堪愁处,请看邙山晚照斜。
九十携锄伛偻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劚烟栽药为身计,负水浇花是世功。
婚嫁定期杉叶紫,盖藏应待桂枝红。
不知家道能多少,只在句芒一夜风。
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
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寝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