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寄子与使君及于鳞事》
《答寄子与使君及于鳞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长沙南去转悠悠,帝念词臣赋远游。

青鸟书来天尽处,碧鸡人在汉梁州。

未期雷雨芙蓉合,稍许云霞薜荔收。

祇是骑鲸今李白,中原万古失风流。

(0)
鉴赏

此诗《答寄子与使君及于鳞事》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长沙南行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远方游历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句“长沙南去转悠悠”,以长沙为起点,南行之路漫长而遥远,营造出一种悠长的离别氛围。接着,“帝念词臣赋远游”一句,借帝王之念,赞美友人作为文士的远行,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

“青鸟书来天尽处,碧鸡人在汉梁州”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青鸟传信和碧鸡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与神秘。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未期雷雨芙蓉合,稍许云霞薜荔收”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持久。雷雨过后,芙蓉盛开,云霞散去,薜荔收敛,这些景象的转换,寓意着友情在风雨之后更加坚固,如同自然界的美好一样永恒不变。

最后,“祇是骑鲸今李白,中原万古失风流”两句,以李白骑鲸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仰和对当前文坛风气的感慨。诗人认为,只有像李白这样的文人才能引领时代的风骚,而如今的文坛似乎失去了这种风采。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誉,也是对整个时代文化精神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其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连理枝

想遍当初意。的是三生事。

一榻浓香,半窗明月,怎生忘记?

到而今、旧梦转荒唐,问神山何地。别去真儿戏。

点点何曾遗。只这春衣,泪痕和酒,酒痕和泪。

欲更衣、生怕浣衣人,且和衣昏睡。

(0)

喜迁莺.归来

归期初卜。正岸柳噪蝉,篱门映竹。

石只一拳,天惟尺五,放著两间茅屋。

人有渊明堪学,书有漆园堪读。

倚杖处、纵就荒三径,犹存松菊。幽独。

算往事,蕉鹿华胥,任雨翻云覆。

一瓣好香,数瓯佳茗,占尽此生清福。

索把上林词赋,改作閒情题目。

从此后,但树边黄卷,溪边黄犊。

(0)

千秋岁.麦饭亭

水烟萦绕。已到滹沱了。山影乱,星光小。

风生花自落,鸟语天将晓。

荒碣畔,遥看麦饭亭攲倒。大叔将军杳。

满地王孙草。空叹息,徒凭吊。昔时人已殁。

此日春尤老。追往事,都如梦里邯郸道。

(0)

望江南.秋日杂咏十首·其二

秋光好,回首路漫漫。

砧杵音中炉烟冷,关山影里笛声寒。无语凭阑干。

(0)

满江红.忆崇川白壁双琵琶

贺老琵琶,还要让、白三名手。

记昔日、得全堂上,三吾亭后。

四烛如山人不语,一轮晶饼明如昼。

听四弦、轻拨唱沉垂,珠盘走。人已没,家园覆。

止剩得,衰堤柳。笑一场大梦不堪回首。

盛极必衰原至理,调高鲜和应难又。

病阑珊、往事上心头,眉空皱。

(0)

立秋日作

一气传金皞,三时入白藏。

拂筵驱伏暑,披袂迓新凉。

风叶荷增响,露英花递香。

晚来急雨过,恰好应农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