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西风换物华,秋丛绕舍似陶家。
世人若觅长生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渐觉西风换物华,秋丛绕舍似陶家。
世人若觅长生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哲理。首句“渐觉西风换物华”,点明季节转换,西风起,万物开始凋零,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更迭之感。接着,“秋丛绕舍似陶家”一句,以菊花环绕屋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暗喻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或精神境界,仿佛是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和谐之美。
后两句“世人若觅长生药,百草枯时始见花”,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里将“长生药”比喻为永恒的生命或理想,而“百草枯时始见花”则是说在万物凋零之时,菊花(此处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超脱世俗的精神)才会绽放,暗示着真正的价值和美好往往在逆境中显现,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佳君本是林泉客,花屿闲居乐虚白。
几年画里识君心,此日尊前见颜色。
兴来为写辋川图,烟光潭影相模糊。
不羡南宫称小米,更从物外惊方壶。
看君精艺有如此,何乃郁郁栖穷途。
悠悠世事东流水,欲向何门曳珠履。
梁苑歌钟久不闻,信陵宾客徒为尔。
白云望望频回首,说道家林别来久。
斗酒临岐且尽欢,殷勤更问重来不。
枫林野水龙门道,海屿青冥秋浩浩。
沙头昏晓落寒潮,渡口寒暄自芳草。
芳草萋萋春复秋,来往行人应白头。
十年不醉龙门夜,此复经过愁更愁。
绿江沈沈泛轻舸,旅舍萧条独行坐。
秋风飒飒吹雁来,山叶飘飘向人堕。
元龙高楼谁复过,子云旧宅今如何。
年芳寂寞山花笑,往事凄凉野鸟歌。
此去伤心不能已,叹息人间秪如此。
词赋空留千万言,世人见如一杯水。
沦落天涯一遇君,龙门之下又离群。
那知别后芳山里,叫月清?谁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