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馀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馀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杂英满树春欲过"表明春天已经接近尾声,各种花朵竞相开放,充满了整个树木。"修竹参云万馀个"则写出了园中竹子挺拔、如同云端一般,数量众多。
"头陀云顶出迎宾"中的“头陀”可能指的是一位僧人或者隐士,他们常居住在山林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位僧人或隐士正从云雾缭绕的高处下来,似乎是在迎接来访的宾客。
"恐是当时刘铁磨"一句则带有一种历史的回忆或者对过去某个情景的暗示。这里的“刘铁磨”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者事件,但在没有更多上下文的情况下,难以确定其确切含义。这句话给人一种怀旧和敬畏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气息的意境。诗中既有对春天美好风光的欣赏,也蕴含着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之情。
醉兮琼瀣浮觞些。
招兮遣巫阳些。
君毋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
野马尘埃,污君楚楚,白霓裳些。
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
月满兮西厢些。
叫云兮、笛凄凉些。
归来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
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
翠禽兮弄晓,招君未至,我心伤些。
秋本无愁,奈客里、秋偏岑寂。
身老大、忺敲秦缶,懒移陶甓。
万误曾因疏处起,一闲且向贫中觅。
笑新来、多事是征鸿,声嘹呖。
双户掩,孤灯剔。
书束架,琴悬壁。
笑人间无此,小窗幽阒。
浪远微听葭叶响,雨残细数梧梢滴。
正依稀、梦到故人家,谁横笛。
一掬乡心,付杳杳、露莎烟苇。
来相伴、凄然客影,谢他穷鬼。
新绿旧红春又老,少玄老白人生几。
况无情、世故荡摩中,凋英伟。
词场笔,行群蚁。
战场胄,藏群虮。
问何如清昼,倚藤凭棐。
流水青山屋上下,束书壶酒船头尾。
任垂涎、斗大印黄金,狂周?
。
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稼翁居士,有几多抱负,几多声价。
玉立绣衣霄汉表,曾览八州风化。
进退行藏,此时正要,一著高天下。
黄埃扑面,不成也控羸马。
人道云出无心,才离山后,岂是无心者。
自古达官酣富贵,往往遭人描画。
只有青门,种瓜闲客,千载传佳话。
稼翁一笑,吾今亦爱吾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