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人在夜晚听到远处嵩山传来的钟声,引起了他内心的共鸣。"卧闻嵩山钟"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安静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振衣步蹊樾"则展现了诗人在清晨的山林间漫步的情景,"槁叶零宿雨"和"新鸿叫晴月"交织出一幅秋夜雨后、叶落纷飞与明月高悬的画面。
"物改兴心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感受的心境转变,而"夜凉清机发"则是这种心境中产生的清新感受。接下来的几句"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诗人回忆过去与朋友在山中的往事,他们在北岑采集野生植物,朋友对他笑着说,他似乎拥有成仙的资质。
最后几句"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后来选择隐居山林,以此来洗净过往的尘埃,修炼身心,最终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