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闻嵩山钟》
《卧闻嵩山钟》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0)
注释
卧闻:躺着听。
嵩山:中国名山,位于河南省。
振衣:整理衣服。
蹊樾:树木遮蔽的小路。
槁叶:干枯的叶子。
零宿雨:残留着昨晚的雨水。
新鸿:新来的鸿雁,常象征季节更替。
晴月:晴朗的月亮。
物改:事物变化,指季节更迭。
兴心换:心情随之改变。
夜凉:夜晚的凉意。
清机发:清新的思绪涌现。
昔事:过去跟随。
潘镇人:可能指某位名叫潘或潘镇的隐士。
北岑:北方的山岭。
薇蕨:薇菜和蕨菜,可食用的野菜,常象征隐逸生活。
倚岩:靠在岩石上。
顾我笑:看着我笑。
仙骨:修道成仙的资质。
铭德:铭记德行。
青春:年轻时期。
徇禄:追求俸禄,即为官。
玄发:黑发,指年轻时。
悔往:对过去感到后悔。
自昭洗:自我反省澄清。
练形:修炼身体。
洞窟:山洞,这里指修行之地。
翻译
躺在床上听嵩山的钟声,整理衣服踏步在树荫小径。
枯叶上挂着昨夜的雨滴,新来的鸿雁在晴朗的月下鸣叫。
季节变换引发心境变化,夜晚的凉爽让思绪清晰。
过去追随潘镇的人,在北山采食薇菜和蕨菜。
他靠在岩石上笑着看我,说我有修道成仙的潜质。
年轻时铭记德行,为仕途离开时头发尚未花白。
后悔往事唯有自我反省,修炼身心渴望回归山洞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人在夜晚听到远处嵩山传来的钟声,引起了他内心的共鸣。"卧闻嵩山钟"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安静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振衣步蹊樾"则展现了诗人在清晨的山林间漫步的情景,"槁叶零宿雨"和"新鸿叫晴月"交织出一幅秋夜雨后、叶落纷飞与明月高悬的画面。

"物改兴心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感受的心境转变,而"夜凉清机发"则是这种心境中产生的清新感受。接下来的几句"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诗人回忆过去与朋友在山中的往事,他们在北岑采集野生植物,朋友对他笑着说,他似乎拥有成仙的资质。

最后几句"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后来选择隐居山林,以此来洗净过往的尘埃,修炼身心,最终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其二

茫茫大地总无禅,借路归家得悄然。

昨夜铁牛奔渡海,一时还尽草鞋钱。

(0)

过海城堂作

依稀记得花时约,雨后开门见落花。

咫尺断云迷浦溆,相将了棹入烟霞。

海城旧业还三径,池馆春风自一家。

借得閒房挂瓢笠,老僧从此有生涯。

(0)

送远辉律师住持明月寺

异地同参即近邻,谩因离合别疏亲。

名山今有居亭主,大地谁为讲律人。

忽夏忽秋秋已暮,适来适去去何频。

长空明月遥相见,待与吾师转法轮。

(0)

阳春道中寄霍西牛

熟道轻车何处僧,风吹鹤发乱鬅鬙。

探奇选胜心先往,带水沾泥愧未能。

身世飘零归社燕,情怀泮涣涉春冰。

不周岩畔遥相忆,借问同参记得曾。

(0)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

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

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

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0)

初晤杨式公

信道诗轻万户候,识君犹胜识荆州。

谈锋似剑双龙合,心细如丝独茧抽。

湖海多情容散诞,市朝无骨莫淹留。

相寻话到忘言处,野鹤归飞月满楼。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