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西园桃李花,辞条一日委泥沙。
又不见秋来江上月,几度团圆几度缺。
今我安能长少年,韶华倏忽如流泉。
人生忧多欢乐少,丈夫七尺亦徒然。
读书纵能破万卷,囊中不及百馀钱。
但得诗成酒满盏,存亡贵贱付皇天。
君不见西园桃李花,辞条一日委泥沙。
又不见秋来江上月,几度团圆几度缺。
今我安能长少年,韶华倏忽如流泉。
人生忧多欢乐少,丈夫七尺亦徒然。
读书纵能破万卷,囊中不及百馀钱。
但得诗成酒满盏,存亡贵贱付皇天。
这首诗以“将进酒”为题,效仿鲍照的风格,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西园桃李花的一日凋零与秋月的反复盈亏,表达了对生命易逝、时光匆匆的无奈。接着,诗人自问自答,感叹人生忧患多于欢乐,即便是壮志凌云的男子汉,也难免感到徒劳无功。读书虽能增长知识,却难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财富的匮乏更添人生的苦涩。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慰藉——在诗歌创作和饮酒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将生死荣辱都交付给命运,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诗酒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抉择。
翩翩双黄鹄,凌风各将去。
哀鸣岐路侧,一步一回顾。
何异同心子,失散在中路。
别君倏五载,我发忽巳素。
今逢不须臾,趋驾一何遽。
临分但踟蹰,道语不及故。
山川何悠悠,白日奄欲暮。
努力爱玉体,慰我长思慕。
公无渡河,河深不可渡,中有白石,齿齿崭崭兮峨峨。
蛟龙九头,戴角峥嵘,崟磕兮水鳞鳞兮冲素波。
公无渡河,吹沙暮多风。
河伯筑梁结两螭,汝无羽翼堕水中。
涉水虽可乐,不如登山阿。噫!嗟嗟公无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