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使君贬连州》
《送李使君贬连州》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

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使shǐjūnbiǎnliánzhōu
táng / liúchángqīng

guòchángshāshuíkānchóu
qiūfēngsànqiānhánzhōu

jiǎmíngzhǔxiāoshíhóu
hàntíngdāngzhàoxiāngshuǐdànkōngliú

注释
独:单独。
过:经过。
长沙:地名,古代中国湖南省的首府。
谁:疑问词,谁。
堪:能承受。
此路:这条路。
愁:忧愁。
秋风:秋季的风。
散:驱散。
千骑:成千的骑兵。
寒雨:寒冷的雨水。
泊:停泊。
孤舟:孤独的小船。
贾谊: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辞:拒绝。
明主:贤明的君主。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以识人著称。
故侯:过去的贵族或侯爵。
汉廷:汉朝朝廷。
自召:主动召回。
湘水:长江支流湘江。
但:只。
空流:独自流淌。
翻译
独自走过长沙城,这条路满是离愁。
秋风吹过,千军万马似乎也随之消散,寒雨中只有一叶孤舟停泊。
贾谊曾被明君拒绝,而萧何却能识别旧日的贵族。
汉朝朝廷应当召回有才之人,湘江水却只能独自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送别时的心情。"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临的境况——一个人的旅途,心中充满忧虑和孤独感。"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则是这种情绪在自然景象中的映射,秋风和寒雨让人感到萧瑟凄凉,而曾经的辉煌(千骑)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艘停靠的孤独船只。

接下来两句"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引入了历史人物,比喻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赞赏,就像古时贾谊辞别汉文帝一样深情,而萧何能识破刘邦的未来一样有见地。

最后两句"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友人的祝愿。"汉廷当自召"暗示着朝廷应该主动召回贬官的人才,而"湘水但空流"则是现实中友人的离去,留下的是不断流淌却空洞无物的河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与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其五

狂爱童儿画纸文,离离关眼暗相分。

双奁若许当长日,合筑棋坛拜冠军。

(0)

九日城北寺登高

遐荒九日多幽悰,禅台隐隐临高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

曲栏矫首动馀感,归鸟尽背黄昏钟。

(0)

送李白夫赴南户部

曾于湘水泛秋澄,为爱风流识李膺。

云际棠阴披剑阁,雨馀山色见钟陵。

宦情南国今如许,清论东曹素可凭。

最是仙缘消不尽,春明天阙兴堪乘。

(0)

书故庆符令周君遗事

归来伴鹤一琴存,道是元公几叶孙。

千载断碑无泪洒,庆符人解颂遗恩。

(0)

送陶少参入贺

黔中四月犹佳丽,满路莺花傍马鞭。

睿圣可歌惟万寿,升平同际自元年。

老成久副三曹望,缱绻能消几树烟。

唐镜耿光谁继事,孤臣心切紫云边。

(0)

白水道中书事

野店鸣鸡促曙光,练衣淩乱敝春霜。

泉声瘴后回龙井,夷聚山晴趁马场。

戍垒人稀军吏逸,驿庭花淡鹜妖藏。

独怜归燕无机事,两两低飞掠艳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