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城北寺登高》
《九日城北寺登高》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遐荒九日多幽悰,禅台隐隐临高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

曲栏矫首动馀感,归鸟尽背黄昏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于城北寺庙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遐荒九日多幽悰”,开篇即点出时间与地点,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赏菊节日,而“遐荒”则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下来,“禅台隐隐临高墉”一句,描绘了寺庙建筑在高处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

“徘徊暂抚莓苔石,突屼已见芙蓉峰。”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漫步于寺庙周围,触摸着长满青苔的石头,不经意间抬头便望见了远处高耸的芙蓉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瞬间感悟和惊喜之情。

“兴孤南菊客不饮,心满西庄天未从。”这里诗人以“孤”字形容独自赏菊的场景,表达了孤独与清高的情感,同时也暗含了对西庄(可能指隐居之地)的向往,但似乎天意未遂,流露出一丝遗憾。

最后一句“曲栏矫首动馀感,归鸟尽背黄昏钟。”诗人站在曲折的栏杆前,仰头凝视,心中涌起种种复杂的情感。随着归鸟的背影消失在黄昏的钟声中,画面显得格外宁静而深沉,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游潮山悲古冢诗

长林带朝夕,孤岭枕江村。

疏松含白水,密筱满平原。

荒坟改冻叶,低垄变年根。

西光长槚落,促尔膝前尊。

(0)

葛洪引谚

太华之下。白骨狼藉。

(0)

曹操引谚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0)

和彬卿北湖

访古空遗迹,叉鱼旧有亭。

苔封荒径绿,草没断碑青。

老树根横水,寒芦叶满汀。

渔歌何处起,倦客倚栏听。

(0)

感寓九首·其三

吾爱李太白,玩世如游龙。

自知天上谪,何必人间容。

海风吹绿发,萧萧卧云松。

我昔梦见之,遗以金芙蓉。

清辉恍在眼,日落蛾眉峰。

(0)

怀徐伯枢诸友

一昨方卧疴,妻子呼避兵。

扶持上轻舟,烽火照夜明。

问兵今远近,言围阖闾城。

赖有风满帆,送我东南征。

三宿坐不寐,鹤鸣近华亭。

晓泊青龙江,芦菔匝地青。

新知适相遇,留我居筱泾。

土风颇淳朴,地僻鸡犬宁。

吾病日以瘳,客来能送迎。

老瘦心自怜,或谓诗骨清。

比邻两三家,情亲若平生。

园蔬日持送,酒壶时共倾。

对酒不能乐,艰虞未忘情。

怀哉数君子,雨打水上萍。

飘零各何许,吾将寻旧盟。

卖刀买黄犊,子孙共春耕。

奈何西枝西,炮石犹雷鸣。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