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骆家亭子纳凉》
《骆家亭子纳凉》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湖思渺然,不离国门前。

折苇鱼沈藻,攀藤鸟出烟。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jiātíngliáng
táng / róng

jiāngmiǎoránguóménqián
zhéwěishěnzǎopānténgniǎochūyān

翻译
思绪飘荡在广阔的江湖之中,心却始终围绕着国门。
弯腰拾起折断的芦苇,鱼儿沉在水草间;攀附着藤蔓的鸟儿消失在袅袅炊烟中。
穿着简朴的衣物,更适合在水边竹林生活,小酌一杯酒也能融入诗的意境。
不要责怪我深夜未眠,只因神清气爽,不愿离去。
注释
江湖:指代广阔的民间社会或自然环境。
国门:国家的城门,象征着国家和故乡。
折苇:折断的芦苇,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或自然的馈赠。
沈藻:沉在水中的水草,可能暗示宁静的水边生活。
生衣:简朴的衣服。
水竹:水边的竹子,代表清雅的生活环境。
侵星坐:深夜坐着。
神清:精神清爽。
不欲眠:不想睡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江湖之间,心境清幽,不受尘世羁绊,即使身处国门之前,也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宁静。

“折苇鱼沈藻”一句,生动地描写了水边垂钓的情景,其中“折苇”指的是拨开芦苇去钓鱼,而“鱼沈藻”则是形容鱼儿潜入水底的深处。这个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态度。

“攀藤鸟出烟”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意象,通过攀附在藤蔓上的鸟儿吐气如烟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里的“烟”,既可以理解为鸟儿呼出的白气,也可以引申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迷离美。

接着,“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选择在清新的水边竹林中缝制衣物,享受着简朴而纯净的生活;同时,小酌美酒,也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之一。这些细节都显示出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于星辰的观察与沉思。他坐在露天中,与繁星为伴,即便是夜深也不愿入睡,因为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清醒,使他对周围环境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与赵监簿

昔我离家日,今皇即位年。

同时辞北极,共载入西川。

雪里赓诗句,江边醉酒船。

重来一访旧,风景故依然。

(0)

雨中水阁闲眺·其一

两山正作脩眉绿,一水犹如疋练横。

竟日书窗览今古,几年人世少豪英。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十六

三山掺别是前年,除夜还家翁已仙。

少小知怜今老矣,每因得句辄潸然。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五十二

城脚粼粼水一陂,水边杨柳映旌旂。

青郊绿野无穷意,寒食清明三月时。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四

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二

桂棹青溪夜泊船,胡床歇马坐江边。

一声笛罢不知处,两不交谈意已传。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