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棹青溪夜泊船,胡床歇马坐江边。
一声笛罢不知处,两不交谈意已传。
桂棹青溪夜泊船,胡床歇马坐江边。
一声笛罢不知处,两不交谈意已传。
这是一首描绘夜泊之景的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桂棹青溪夜泊船”,以“桂棹”指代船桨,设定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接着“胡床歇马坐江边”,则展现出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悠然自得。
第三句“我闻笛声招夕烟”,这里并未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文可推测出诗人的感受。笛声往往能引起人们对于远方、自由或是某种情怀的联想。在这首诗中,笛声可能成为了夜晚宁静氛围中的一个突出元素,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一声笛罢不知处”,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安静与笛声的短暂。诗人通过听笛声来感受周围环境,但当笛声停止后,却无法辨别它的来源,这种未知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两岸猿啼霜满树”,这句同样并未出现,可能是描述自然界秋意浓厚或寒冷萧瑟的情景,但结合上下文,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两不交谈意已传”,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虽无言语交流,但心灵却已经相通。这种境界体现了古代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通过静默来理解世界的智慧。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捕捉了一幅夜泊江边的画面,并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远寻花。
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
六朝浪语繁华。
山围故国,绮散余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
曲终泪湿琵琶。
谁扶上马,不省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