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虽大川,所嗟源不清。
千里能一曲,不如直道行。
王允辅京室,李杜垂其名。
介休巾角折,乃为时所倾。
黄河虽大川,所嗟源不清。
千里能一曲,不如直道行。
王允辅京室,李杜垂其名。
介休巾角折,乃为时所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豫章行》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对黄河源头不清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如王允和李杜的评价。黄河虽然浩荡,但源头不清流弊甚多,诗人借此寓意世事曲折不如直道而行。他提及王允忠诚辅佐朝廷,李杜的名声流传后世,暗示了对忠贞与才华的推崇。最后,诗人以介休(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因时局倾覆导致命运转折为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借古喻今,体现了李梦阳鲜明的历史观和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