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霜变为雹,二气敛而藏。
天道有代谢,人谋岂怕臧。
北杓酌元化,亭亭自低昂。
上帝栖紫宫,众纬错以行。谓山盖高,有梯可陟。
谓渊盖深,有舟可涉。自非双黄鹄,天路安可蹑。
凄霜变为雹,二气敛而藏。
天道有代谢,人谋岂怕臧。
北杓酌元化,亭亭自低昂。
上帝栖紫宫,众纬错以行。谓山盖高,有梯可陟。
谓渊盖深,有舟可涉。自非双黄鹄,天路安可蹑。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六首(其五)》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迁和对人类智慧的反思。首句“凄霜变为雹,二气敛而藏”形象地写出霜降后转为冰雹,阴阳之气收敛于大地的景象,暗寓天地运行的规律。接下来,“天道有代谢,人谋岂怕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循环往复法则的理解,认为人的智谋虽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也不必畏惧。
“北杓酌元化,亭亭自低昂”运用北斗七星的意象,比喻宇宙的运行,暗示着万物皆遵循其内在节奏。“上帝栖紫宫,众纬错以行”进一步描绘了天空星辰的有序排列,象征着秩序与规则。诗人以山有阶梯可登、深渊有舟可渡的比喻,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只要不妄想超越自然的极限,就能找到前行的道路。
最后两句“自非双黄鹄,天路安可蹑”以黄鹄(传说中能飞越天际的鸟)自比,表达出即使不是超凡之人,也能通过努力探索和适应,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李梦阳诗歌的深沉和智慧。